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9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99篇
经济学   49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6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5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企业如人,也有一个生命的周期。企业的发展大致分两个阶段: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生命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两点:一是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突然死亡的威胁,如刚刚辉煌几年的中国巨人集团、爱多公司、秦池集团在学步期或青春期就死掉了;拥有几十年历史的武汉长江音响在成熟期垮掉了;拥有230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在贵族期告别了人世。二是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战略的重点、经营与管理的内容有所不同。如青春期重点…  相似文献   
3.
一、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是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有效转移的根本。“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减少农民,减少农民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千方百计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身素质,变人员包袱为人力资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面对当前的形势和问题,主要应从农民的智能、体能、技能“三能”方面做好三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4.
广告代理制的典型含义是要求媒体不直接向企业承揽广告业务,而通过广告代理公司这个桥梁来联系广告主和媒体。代理公司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制作、策划、购买等专业服务,并赚取佣金。广告代理制成为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媒体之间博弈的一个"游戏规则"。这一制度的确定,结构性地决定了广告公司的服务属性以及上述三方的特定关系。1993年,国家工商局颁布了《关于进行广告代理试点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意味着中国广告开始步入代理制时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的广告代理制并不明晰,市场中多见"双重代理""零代理"等无序行为,广告代理制的混沌状态,其实意味着广告公司与客户、媒体关系的不确定,也意味着广告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不稳定。因此中国的广告代理制往哪里去,怎么去,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究的大问题。带着这个中国广告业的大问题,我们用尽可能专业的角度,对诸多资深的广告界人士,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旅程。  相似文献   
5.
上海必须重新构建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已成为上下普遍一致的共识,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地方政府和金融界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国际金融中心的构建是一个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相统一的、极其庞大复杂的工程.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但要具备国际货币交易的功能,还必须在金融体系发达的基础上具备全面展开国际间资本的借贷、外汇买卖、国际商品的流通及债券的发行等功能,并与其它国际金融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6.
7.
8.
9.
在现代金融经济学的背景下,行为金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货币经济学的种种限制和假设,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被置入一个更真实的世界。行为金融理论不仅包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和交易者的行为组合分析、行为反应和交易策略研究,而且对货币经济理论中无法获得的解释,根据交易者偏好、决策的可变性及决策程序的经验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中国金融创新”假说,之后有人甚至把“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的观点作为定论写进教材。本文沿制度分析的路径,得出中国至今尚未出现金融创新的结论。因为任何一种创新活动的形成,都暗含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即需要一个创新主体,这个创新主体即是经济组织的产权主体。只有这个产权主体才是创新的“内在因素”。金融创新只有以清晰的且人格化的产权主体这样的“内在因素”为前提,才能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获得创新的原动力。本文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包括商业银行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实际上全是由政府效用函数所牵引的政府行为。我国商业银行受产权制度的制约,尚未真正成为创新主体,金融改革的最大不足,也在于企图避开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合理安排恰恰是金融创新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