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卢汉东 《云南金融》2011,(1Z):67-68
<正>道德风险是从业人员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影响,本质是以利己为目的谋私行为,明知故犯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区别于其他风险的关键,具有长期性、潜在性、破坏性的特征。从近年来基层行发生的案例分析来看,犯案人员都是思想道德上出了问题,从而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给国家  相似文献   
2.
道德风险是从业人员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影响,本质是以利己为目的谋私行为,明知故犯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区别于其他风险的关键,具有长期性、潜在性、破坏性的特征.从近年来基层行发生的案例分析来看,犯案人员都是思想道德上出了问题,从而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给国家利益,单位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职能的不断调整和各类业务系统的不断更新上线,县支行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自身的潜在风险。为有效防范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风险隐患,近年来,县支行在上级行的指导下加大了风险防范力度,不断推进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风险防控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由于制度和管理缺失等原因造成的违规违纪问题得到了处理和纠正,责任事故和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4.
<正>道德风险是从业人员在其自身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受其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价值取向影响,本质是以利己为目的谋私行为,明知故犯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区别于其他风险的关键,具有长期性、潜在性、破坏性的特征。从近年来基层行发生的案例分析来看,犯案人员都是思想道德上出了问题,从而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给国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