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关系发展紧密。2003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台湾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日本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进口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截至2006年,日本是台湾地区的第一大投资国、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八大进口来源地。目前,台湾地区对日贸易出现严重赤字,双方存在出口商品的结构差的问题。日本通过对台投资,主导双方经贸关系。同时,近年来日台间的经济行为的政治化不可忽视。双方经贸关系仍有很大的空间,但基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将会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的中日经济关系是在不断“磨合”、不断妥协中发展的,双方是一种互补远远大于竞争的共存与双赢的结构。中日之间应发挥相互的互补性,促进中日两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从而诞生21世纪的崭新的中日关系。这就要求对目前的中日间以“存同求异”为交涉基准的旧的模式向“存异求同”的新的模式转变,实现质的超越与突破。  相似文献   
3.
日朝经贸关系的现状、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贸关系是影响日朝双边关系的基本变量.目前"政冷经冷"的日朝关系左右着两国经贸政策和走向.日朝双边的经贸关系仍停留在技术性层面.尚未对日朝僵冷的政治局面带来积极影响.日朝的不稳固的经济关系不但无法对脆弱乃至动荡的政治关系起到稳定作用,而且时常成为政治关系的牺牲品.日本今后仍然可能继续推进对朝鲜经济制裁的单边主义做法.  相似文献   
4.
图们江区域合作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日本过去一直把中国看成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而现在中国正成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以“中国特需”为主要牵引力的出口增长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特需论”,反映了中日两国之间在进出口的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在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中日经济的双向联动性趋势也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世界工厂”,制造业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世界科技变革正在不断加速,而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局部冲突愈演愈烈等问题,使得世界进入了一个快速运动和革命的新时期。中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风险期和挑战期,面对个别外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围剿逐步升级,我国依然要坚定对外开放的态度,完善外循环服务内循环的经济发展理念,借力RECP建立供应链外循环平衡发展新模式,抓住机遇加强对制造业供应链的风险预测,利用数字经济消除制造业供应链外循环阻点,从而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进一步优化发展制造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