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最近,应山东省珠算协会邀请在济南市给老师们讲解珠算心算教学课程,有幸拜读《齐鲁珠坛》,对95年第6期中华宇速算研究所刘欣同志撰写的“全国青少年珠算式心算宜兴邀请赛成绩评析”一文有所感想。 众所周知,珠心算是一项由知识转化而成的智  相似文献   
2.
王卫达 《新理财》2004,(8):18-19
珠心算选手是指参加珠心算竞技的人,其数量极其微小,要求甚高,需经过科学、规范的系统训练,才能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素质良好的优秀选手.珠心算选手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王卫达 《新理财》2005,(8):36-37
优秀珠心算选手的成功包含着诸多因素,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纵观选手们成长的全过程,笔者认为选手本身的素质是能否成为优秀珠心算选手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素质,即使你多么精心的培养也难以出类拔萃。犹如农民种植庄稼,首先必须是优良的种子然后是适合与之生长的环境,再是科学的管理,这样才能丰收、高产。因此,培养出优秀的珠心算选手,选好苗子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珠心算教学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不但培养儿童超常的计算技能,而且能进一步发展儿童的智力,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但从整体上看,全国的珠心算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儿童珠心算水平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上的问题,珠心算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珠心算本身的形成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提高珠心算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科学地确定教学途径 珠心算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智力活动,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  相似文献   
5.
王卫达 《新理财》2003,(8):37-37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宁波邱梅青老师提供了“六一”填数的趣味题《有奖征答》,这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期望学习珠心算的儿童积极参与。孩子们在这项活动中,通过老师或家长的指导,动手动脑,共同讨论,这不仅增强他们对珠心算学习的兴趣与乐趣,而且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便于指导儿童,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下“六一”填数的方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王卫达 《新理财》2003,(8):36-36
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进入教育领域,也给珠心算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除了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教学,代替了过去原始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现有的功能,按照自己的意图,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出题,这样就会大大节省人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以加减心算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出题技巧。 第十步,建立一个新文档。文档名称自定,可定为“两位数加减心算”等,这一般根据文档里面的内容来定。保存文档。  相似文献   
7.
珠心其区别于其它心算,它是一种形象的心算方法,其基本原理为:熟练20以内珠算加减法,建立脑中的算珠映象,借助形象思维和记忆功能,在大脑中进行多位数的运算。它的主要教育对象是儿童。珠心算的形成与其它事物一样,其实质是一种心理活动,除了人们的个别差异及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外,主要是通过认识过程实现的。认识过程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它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过程,也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一、感知为珠心算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事物要在人的大脑中产生形象,必…  相似文献   
8.
在学翦儿童中开展珠心算教学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不但有利于儿童理解数的概念,增强心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儿童大脑机能与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得到良好发展,同时对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王卫达 《新理财》2005,(11):14-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强化素质教育,主张以人为本,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0.
一项教育的成功之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相互作用。珠心算教育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对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启迪民族智慧意义重大。珠心算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努力奋斗的珠心算教学人才,更需要珠心算理论的研究人才,这样才能走得久,走得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