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初成就了罗兰·贝格的历史机遇,是否也能成就中国本土咨询?  相似文献   
2.
如今全球化大潮席卷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求新求变。但是,当每个人都在谈论“变革”这个发烫的字眼时.却逐渐发现很多企业正是由于变革引发了更多的问题.有些企业甚至因此而一败涂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6,(11):85-86
强劲的经济增长.颇具吸引力的目标公司价格促使国际投资者蜂拥在亚太金融市场下注。中国市场在整个地区表现最为突出,2005年跨国金融服务并购额飙升67%,超过150亿美元。然而。贝恩咨询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给亚太区高潮迭起的金融业并购浇了一盆冷水——过去10年间,亚太地区60%的金融并购案在并购宣布后两年内,收购方股价低于标准指数。 一边是独具魅力的市场,一边是差强人意的表现。如何打破这一两难困局,使收购方既能在前途光明的亚太地区找到立足点,又能获得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如何在全球增长最快的中国金融市场中绕过危险抓住机会?  相似文献   
4.
刘涛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5,(11):44-45
与企业界人士的意见有较大差异,咨询界人士更认为海归和海外本土人才,而不是企业自身培养的“子弟兵”, 更有可能最终成为掌控海外业务的主力军。但是,海外拓展的长期性和领军人物所需要的多方素质,看法相对一致。  相似文献   
5.
当初成就了罗兰·贝格的历史机遇,是否也能成就中国本土咨询?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正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声势浩大的收购浪潮,而一些成绩不佳的收购案使得海外企业界忧虑以致戒备。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完成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家》专访了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先生。 《中国企业家》: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关注着中  相似文献   
7.
消灭知识产权的"赤字"需要时间、资金和恒心,而一旦成功,收获的回报会让企业感到物有所值.企业可以利用四项战略弥补其知识产权的不足,即:建立合伙关系,收购,建立有所侧重的知识产权组合,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8.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5,(15):90-91
说出此话的人竟会被评为“亚洲最佳雇主”?——但事实如此在开张不久的品奇比萨店内,一位蓄着灰白胡须的美国老人微笑着与用餐的客人聊着菜品的味道,他是这家店的主人——泰国迈奴集团首席执行官威廉·E·海内克。从今年开始,曾在泰国获得成功的海内克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他旗下的两大品牌“品奇比萨”和  相似文献   
9.
白柯 《农机市场》2004,(3):28-29
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LifecycleManagement,PLM)是指提供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生产、使用维护到回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管理,PLM成为制造商整合和改进产品生命周期流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落下了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佛商学院教授霍伍德·H·斯蒂文森 曾说过一句话:"企业家精神就是追求机 会而不顾手中资源。"这个定义很适合于 在为企业家辩护时引用。当民营企业家们 大举进军重工业领域时,我们不应该武断 地用"没有资源禀赋优势"、"风险太大" 等理由,对之全面否定。若立足于商业层 面,问题的关键只在于,重工业是不是意 味着很好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