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8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皮建才 《经济学》2007,6(2):597-606
本文基于公平相容约束扩展了朱宪辰、李玉连(2007)的模型,扩展后的模型更具有现实解释力。集体行动能不能实现,除了要考虑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个体理性约束以外,还必须考虑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公平相容约束。符合组织者的个体理性约束但不符合其公平相容约束的集体行动照样不能实现。而且,搭便车者的破坏性作用是不容小视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据说在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因为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极力反对,最后还是在瑞典重量级学者冈纳·缪尔达尔(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极力保荐下得以成功。艾克纳主编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收录了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科学的看法,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个总结性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但是却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模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统一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已成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增长悖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增长悖论”问题,必须解决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问题、“有效歧视”问题和“产业升级”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可以看作是对“结构调整论”的回应,不重视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官员的激励)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总是徘徊在调整阶段,丧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有效歧视”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有效劳动需求论”的回应,不破除“有效歧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劳动供给。“产业升级”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技术进步论”的回应,一方面,没有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进步不是有效的技术进步,因为不能形成“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另一方面,达成共识的产业升级会造成“潮涌现象”,从而形成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6.
最近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的英文著作《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Thought, Strategy, and Viability )由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正式开篇之前,我先讲一个经济学笑话。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了他的母校,对眼下的经济学考试题目非常感兴趣。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给他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居然与他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为例对集体行动的实现从忠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忠诚有利于集体行动的实现,并且这种实现是通过策略互动表现出来的.每个个体对自身组织的忠诚程度普遍较低有可能导致这个组织的集体行动的失败;反过来,每个个体对自身组织的忠诚程度普遍较高则有可能导致这个组织的集体行动的成功.即使异质性个体具有同样的忠诚程度,同样的忠诚程度也未必发挥同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