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综合类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朝建国后,社会趋于稳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发展,才开始铸造本朝钱币. <归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四(公元621)年秋7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归唐书·食货志上>载:"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珠四系积十文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相似文献   
2.
用电子探针、X光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分析化验部分新莽钱币中铜、锡、铝、锌、铁金属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3.
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初期,社会较前安定,于建国前在部分地区已铸行“大中通宝”钱,明朝建立后,铸行“洪武通宝”币值五等钱币。《明会典》记载“洪武通宝每文含铜只二分,且为纯铜所铸。”经测定3枚洪武通宝,含铜72.14———82.71%,锡7.73———8.72%,铅7.56———16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都长安。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破坏,财政艰难,钱币流通匮乏,为使经济恢复和发展,汉高祖即位,据《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西汉前期主要用石范铸钱,石范可重磨重刻,多次使用,所铸钱穿孔大,壁薄,形状不规  相似文献   
5.
肖蕴英 《西部金融》2003,(12):62-63
宋徽宗赵佶(公元1078-1135年),18岁登基,1135年4月甲子客逝五国城.是一位风流潇洒的皇帝,在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上有发展、创新的功绩;在政治、经济、军事、为君之道上是失败者.  相似文献   
6.
从古籍中有关铸钱最早记载:周景王21年(公元前524年)始,到明朝嘉靖32年(公元1543年)止。2000余年是以铜、铅、锡等有色金属为主的青铜铸钱期。本文集中从汉朝在秦朝统一(时间只有15年)基础取得统一后,逐渐形成自身经济、文化开始,有了稳定的社会基础。从战国兴起的冶铁技术在汉代有了全面发展,铁取代大量铜的消耗。铸钱币开始占耗铜的主导地位,铜的供应量较为充足,钱币中铜的比例有所提高,量也较统一。出于不同原因,有铜供不应求时,铸钱时减少铜的数量,加大铅、锡数量,形成钱色发白。其他各朝各代同样有此现象存在,取几种钱币金属分析结果说…  相似文献   
7.
从古籍中有关铸钱最早记载:周景王21年(公元前524年)始,到明朝嘉靖32年(公元1543年)止.2000余年是以铜、铅、锡等有色金属为主的青铜铸钱期.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都长安.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破坏,财政艰难,钱币流通匮乏,为使经济恢复和发展,汉高祖即位,据<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载"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  相似文献   
9.
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初期,社会较前安定,于建国前在部分地区已铸行"大中通宝"钱,明朝建立后,铸行"洪武通宝"币值五等钱币.<明会典>记载"洪武通宝每文含铜只二分,且为纯铜所铸."经测定3枚洪武通宝,含铜72.14--82.71%,锡7.73--8.72%,铅7.56 --16.63%,其成分均为锡铅青铜,非纯铜所铸.和同时铸行的"大中通宝"合金成分相同.这与历朝历代为补充铜料供应不足,回笼前代旧钱熔化改铸本朝新钱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肖蕴英 《西安金融》2003,(12):62-63
宋徽宗赵佶(公元1078—1135年),18岁登基,1135年4月甲子客逝五国城。是一位风流潇洒的皇帝,在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上有发展、创新的功绩;在政治、经济、军事、为君之道上是失败者。宋徽宗的书法,师承唐朝前期四大书法大家之一薛曜,按其性格、爱好、演化,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