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贸易经济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胡导 《财贸经济》1990,(12):10-15
1988年在我国出现的商品抢购现象,经济理论界把它归结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产物,这几乎是被普遍接受的定论。然而,1989年6月份起,在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格局一时还未改变的情况下,全国却出现了大面积市场疲软。这就不得不引起一些人对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判断提出怀疑,认为:既然市场疲软,就是供给过剩;既然市场疲软,就是需求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市场化必然导致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初期,金融界提出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改革思路,这一思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旧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带来了冲击,但在实践中仍然日益暴露出它在改革上的不彻底性。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市场经济理论之后,这一思路就显得更不适应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相似文献   
3.
胡导 《金融研究》1990,(9):44-49
市场疲软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从总体考察,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派生性。这次市场疲软是流通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它不可能独立地产生和发展,而是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矛盾的产物,是经济过热的滞后效应,因而我们称它为通货膨胀型的市场疲软。第二,反弹性。由于市场本身具有综合功能和放大性,疲软的市场必然反弹到经济运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而且它的滞后效应对再生产过程的影响将会更深刻,反弹性也更强。第三,突发性。这次市场疲软的潜伏与暴露是以1989年下半年为明显分界点的。  相似文献   
4.
胡导 《金融研究》1991,(3):15-19
'三角债'虽然很早就有,但真正成为阻碍经济运行中的一支力量却是近年的事,因而人们对它的经济特性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还不深入,以至到目前为止所采取的所有以注入资金为特征的清债办法,都未能有效地遏制这一经济现象的发展。为此,本文试图从'三角债'与需求扩张关系的角度研究入手,探讨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