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承袭Morck等(2000)的研究方法,运用资产定价回归模型的拟合系数(即R2)来捕捉股价波动的同步性。在引入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六个标志性事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伴随着制度建设的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股价波动的同步性趋向减弱,股票价格所反映出的公司特质信息越来越丰富。在稳健性检验中,我们引入中国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分值作为反映制度建设进程的代理变量,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措施的加强有效抑制了股价波动的“同涨共跌”现象,再次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高明生  李泽广  刘欣 《财经研究》2004,30(12):130-140
通过对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金融结构宏微观变量间存在着相背离的悖论.经典的金融制度结构理论对此悖论的解释是苍白乏力的.在探讨我国金融结构悖论的形成机理时,需要引入"中国特色"变量:融资选择权约束、银行效率、企业成长周期和居民资产组合偏好与内外部约束等因素,从而构建新的逻辑框架来解释这一悖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构建独特气候风险指标,考察气候风险冲击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生气候风险冲击会触发“金融加速器”效应,显著抑制企业信贷融资,尤其对高度依赖银行信贷的企业而言,这种抑制作用更为突出。机制分析显示,气候风险主要通过降低工业产出与销售收入、加速抵押品折旧渠道抑制企业信贷融资。异质性分析显示,气候风险的影响存在所有权和行业异质性,而金融深化有助于缓释气候风险的负面冲击。鉴于此,决策部门应充分关注气候风险对企业经营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积极推动企业提升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优化金融结构,为企业营造更有利的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本文从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影响及其与政策制度的关系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些理论的发展,并结合中国资本流动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它们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Financial constraints due to the imperfection of capital market have been emphasiz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s determining investment by researchers recently. Beside of which,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s (SBC) and agency problem caused by dual property structure of enterprise system are even more important for investment in transitional China. Combing the background of aggregate invest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its inner mechanism of listed company in China from different views of SBC, agency cost theory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1 373 listed company, we find there is indeed some differences for SOE and non-SOE in the aspec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even the hypothesis on nexus of cash flow and investment fails. Evidence has been found to support that principal-agency problem in the background of SBC and financial constraints can explain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y jointly, which provides another way to interpret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y in transitional countr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Nankai Jingji Yanjiu 南开经济研究 (Nankai Economic Studies), 2008, (1): 3–18  相似文献   
6.
有关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说明作为一个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大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确定与调整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超越了纯经济的范畴,同时成了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们的分析认为,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低估,但是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看,人民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非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和整个宏观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状态。应该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同时,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增加浮动的幅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与货币、财政政策协调一致,与其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其变动趋势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货币危机激发起各国学者和决策者们对投机性冲击的极大兴趣.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由前瞻性预期的运用促成的投机性冲击理论,对投机性冲击发生的原因、冲击的时间、数量等进行了颇受瞩目的分析,并允许经济学家将对固定汇率制的投机性冲击看作不经常发生但属于完全正常的事件,而不是反常现象.但是,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仍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国内更无人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对投机性冲击理论的演进和最新研究趋势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以东亚投机性冲击进行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各国金融安全网的实施导致银行的监管体系发生重构,会导致市场约束受到“挤压”,已经逐步地被经济学家们认可。但是对于亚洲国家来说,监管力量的重构是否影响了市场约束却尚未得到明确的实证结论。本文的研究立足于此,研究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约束的扭曲较大,各国和地区在银行危机后加强银行监管的行为导致了这种“低成本”的市场约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内源性质。影响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因素主要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结构、信贷的自我反馈机制、治理结构特点及银行体系特征。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体系脆弱性可以分为原生性脆弱性和衍生性脆弱性,其根源在于监管手段与技术落后、治理结构错位等。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开放宏观经济学认为一国的外部财富是贸易调整的结果,但是随着各国持有外部资产负债总量的迅速攀升,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所产生的估值效应对外部财富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众多学者基于估值效应发展了一个新的外部调整渠道——金融调整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一国外部失衡调整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试图系统地评述这一外部调整机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所有关注中国国际收支以及全球失衡问题的国内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