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搞活国营企业的关键在于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十二年来的改革,从财政税收方面看,为了搞活国营企业,基本上走了一条减税让利的道路。减税让利对增强国营企业活力无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在国家财政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决定把国营工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低到33%,实行多种  相似文献   
2.
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所得税改革研讨会,于1991年12月l5日——21日在深圳市税务局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内财政、税务界知名的教授、学者、专家等多人。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杨崇春及有关业务主管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在过去十年里,深圳经济特区在税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四个统一,即统一了特区的流转税;统一了地方税;统一了特区内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统  相似文献   
3.
4.
利改税第二步的目标,是由税利并存到彻底以税代利。彻底以税代利必须体现以下原则:1.在企业新增利润的分配上,体现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原则。国家所得应能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宏观经济决策所需资金。企业所得应能保证企业向国家交税后,建立五项基金所需的合理留利。2.调整由于种种客观因素,企业之间利润水平相差悬殊、留利水平苦乐不均的矛盾。鼓  相似文献   
5.
6.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有许多关于无产阶级税收理论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国当前税收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理论家,而且是无产阶级税收理论的奠基人。我们税收工作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教学研究人员,应该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税收理论,为实现四化这一宏伟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7.
拙作《浅淡税负转嫁》一文发表后(《财政研究资料》1982年第54期),感到言犹未尽。一个在税负转嫁的争论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商品价格中含税是否就必然形成税负转嫁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阐明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一、“双主体”的提法不科学近年来,许多同志认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所谓“双主体”的税制模式,是指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其他税种为辅助的复税制结构。提出“双主体”税制模式的本意是强调这两类税种在我国税制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论是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方面,还是作为国家间接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手段方面,其地位均  相似文献   
9.
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个古老的事物,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然而,关于税收的定义和本质,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对于税收确切地给以定义,深刻地阐明其本质,不仅对于理论和教学工作,而且对于指导税收工作的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让我们先列举一部分古今中外关于税收定义的表述,以利于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学习《决定》,对利改税的重大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