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4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证券市场从九十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有12个年头了,经历了逐步健全逐步完善的过程。1999年是国家规范证券市场力度较大、出台证券相关法律法规较多的一年,《证券法》、《关于法人配售股票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赋予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可以参加配售股票、投资二级市场股票的权利,同时也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3.
财政部自2006年开始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2012年,省级财政可以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试点。文章在分析审计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开展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从审计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所谓“企业无序流动”,是指微观经济主体在降低税收成本、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化等利益驱动下,为了充分享受特定区域的财政、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在不同的区域间随意甚至频繁改变注册地址而实际经营地址不变化的一种现象。我们常说的“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便是典型的表现形式。企业无序流动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统一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5.
“五一”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青海省地税局局长张光荣同志就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信是河南省信阳华栗实业总公司用特快专递发来的。这是一篇情真意切、发自肺腑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透着华栗公司的感激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6.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克服了以前财政包干体制造成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慢、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弱等问题的诸多制度缺陷,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强了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得到逐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经过十多年的运行,现行财政体制中也暴露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相配套的矛盾,出现了财力与事权不对称、基层财政越来越困难、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深化,艺术欣赏课程已成为大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的艺术欣赏课程却使得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与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性质相背离,内容上弱化了艺术欣赏课程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努力把课程的科学性与适应性有机地融合渗透,真正实现高校艺术欣赏课程的“公共性”目标。  相似文献   
8.
薛亚军 《上海会计》2010,(9):50-51,27
按照国家税收征管法规定,国家各级税务机关作为税收征管部门,应该正确履行国家税法赋予的职责,做到依法征税,依法理财,应收尽收,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正常的财税秩序。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和保证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往往通过每年下达税收任务指标的方式来干预各级税务机关的依法征税工作,致使有的税务机关不得不通过在经济状况好的年度“有税不征”违规批准缓税过渡,  相似文献   
9.
所谓审计工作规范化,主要是指审计工作的内部程序、质量标准、技术方法、工作管理等方面都要制定统一的可操作的规范要求,克服主观随意性,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则开展审计,使整个审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以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明确审计责任制。为了全面履行审  相似文献   
10.
绩效审计,在我国又称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是世界审计发展的主流。为了全面推行绩效审计,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正式提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并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入研究探索,以促进我国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逐步完善和全面开展,切实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