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脆弱性能综合反映家庭消费的不平等性和波动性,而对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可获得脆弱性的水平、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脆弱性定义为基础,笔者提出了中国城市家庭脆弱性测量与分解的基本框架。使用CFPS平衡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对数消费模型,并据此计算了样本城市家庭的脆弱性值及五个分解部分值。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城市家庭是脆弱的,居委会内不平等性构成其脆弱性的主要组成部分。脆弱性和各分解部分对协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的OLS回归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家庭比广东家庭更易变得脆弱;工资性收入的不同档次显著影响城市家庭脆弱性;相比家庭规模,社会资本更能有效降低城市家庭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冰  裘红霞 《甘肃金融》2006,7(11):26-28
我国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的发明或新资源、新市场的发现,这实际上是企业对环境的一种动态适应,因而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概括而言,保险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经营方式的创新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加速转型建立新农村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农业生产、防范农业风险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外部分国家农业保险的做法,分析了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应在政府主导下,有计划、分阶段实施农业保险策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分工、协调、互补、共存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深化我国金融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由、开放、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路径上讲,主要是加快国有银行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资本市场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创新,以及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全面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保险公司上市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公司上市融资是增强国内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的现实选择,然而,产权不清晰、盈利能力差和投资渠道窄等微观因素,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股权转让、破产处理法规的缺失等宏观因素妨碍着保险公司上市,为此,应从健全法规、完善机制、优化监管、创新上市方式等方面着手,加快上市进程。  相似文献   
6.
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当中的一个主要行业,在中国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它对稳定社会、分散风险、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保险业能否取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关键又在于人,所以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保证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关犍。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仲裁的工作实践证明,仲裁融入服务于市场经济,服务金融业,成为人民维护自己经济利益,挽救和减少损失,解决保险经济纠纷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在协商、调解、诉讼、仲裁四种纠纷处理机制中,仲裁是最符合保险特色的一种方式,是解决保险纠纷的捷径.但对保险仲裁的工作的认识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保险业发展要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实践的创新,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在促进保险业协调健康发展,在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客户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保险经纪公司健康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将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