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穆迪公司及信用平级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客户本身的风险、客户承担的风险、银行承担的风险三位一体,决定了私人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所需要建立的风险管理政策程序的核心内容求同存异——确立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商业银行经营私人银行业务的模式特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商业银行现在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是经济活动中大量的金融活动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引来国外银行虎视眈眈;另一方面是银行陷于简单的,主要反映为规模、存款的简单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拓展能力。中国商业银行的运作方式是一个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这样的结构难以形成内部活跃的创新力,也汉有足够的经营能力提升对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立足于银行的根本经营能力进行功能创新。而脱胎于计划经济的组织结构是建立银行根本经营能力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构建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角度讨论了组织结构变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贺书婕 《中国金融》2006,(17):70-70
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信用社(MSUFCU)地处宁静、美丽的大学城东兰辛市,是密西根州第二大信用社,稳健经营、高质量的服务、与社区的紧密联系是它的主要特色。一年前,我有幸在那里做过短期实习。尽管离开已经快一年了,可MSUFCU大家庭般亲切的工作氛围令我难忘,它平等、质朴、和谐的企业文化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职业价值有了全新认识。在那儿实习的经历、各种趣闻乐事以及同事们的音容笑貌还常常出现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与组织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鸿  贺书婕 《金融论坛》2001,6(1):15-19
中国的商业银行现在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是经济活动中大量的金融活动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引来国外银行虎视眈眈;另一方面是银行陷于简单的,主要反映为规模、存款的简单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拓展能力.中国商业银行的运作方式是一个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这样的结构难以形成内部活跃的创新力,也没有足够的经营能力提升对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立足于银行的根本经营能力进行功能创新.而脱胎于计划经济的组织结构是建立银行根本经营能力的主要障碍.本文从构建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角度讨论了组织结构变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贺书婕 《金融论坛》2000,5(8):46-51,36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信用评级公司,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级理论和方法,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深入和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对我国各商业银行的评级活动日益增加;穆迪的评级也同时引起了各商业银行的普遍关注,一些银行还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但是,在我国,对信用评级的理解普遍还不够深入,存在一些认识的盲点和误区.本文着眼于银行的信用评级制度,系统地介绍了穆迪公司对银行业评级的指标体系,详细阐述了穆迪公司对银行业评级的方法,探讨了统一的评级原则运用与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时的差异,并评述了穆迪对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看法.本刊将在今年第8、9期分两期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以使国内银行业更全面地了解穆迪公司及其信用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7.
穆迪的评级具有全球可比性,它用于分析银行信用风险的技术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体系。因此,分析新兴市场银行的方法本质上是与分析发达市场银行的方法一致的,区别只是在于: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中,银行信用分析中所提及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中国是新兴市场的重要成员,认识两个市场的不同之处是理解穆迪对中国银行业评级的基础。从穆迪对中国银行业的评级结果来看,银行业的改革是决定穆迪评级的主要因素,改革所带来的不确性与风险是对存款与债务评级的主要担忧,但是改革有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长远利益则是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长期稳定、走向良性轨道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贺书婕 《中国金融》2007,(11):65-66
美国银行业的利率风险管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为核心的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对利率风险的衡量从早期的缺口分析发展到今天以收入模拟分析为主,对利率风险敞口的管理从早期的表内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运用。通过对美国市值最大的50家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的观察,我们可以对当今美国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的实践得到一个最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