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具有指标意义的《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的竞争力排名较2011年下降3位至第29位。虽然排名依然大幅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但中国近些年来一直走强的国家竞争力有趋于放缓之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越来越注重产业创新与金融资本全球资源配置力的今天,中国如何把握未来竞争趋势,深耕产业革命与技术进步,打造出能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企业和政府共同思考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是刚刚闭幕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一个愿  相似文献   
2.
<正> 一座城市,一处写字楼,一间不大不小的办公室,一壶清茶, 一张纸,两个评论IT的江湖人士,堪与排序“兵器谱”的百晓生媲美——一个年龄较大沉浸江湖数十载深沉老辣,一个年龄较小天资聪慧敏感尖锐。 “网络江湖中最可怕的武器是什么?”少年首先发话,“是不是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很重要,但不是最可怕的。”长者若有所思。“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韦三水 《华糖商情》2001,(20):30-31
日前。粤海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布年报,声称该公司所属的深圳金威啤酒和山东琥珀啤酒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趋势。同时,粤海啤酒的控股股东粤海投资公司经营啤酒业不理想,已萌生退意。  相似文献   
4.
作为习近平副主席访美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双方共签署270亿美元的经贸协议。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新奥集团以"资金加技术"方式投资建立美国内华达州清洁能源生态中心协议的签订,凸显了经贸模式发展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9日在华盛顿拉开帷幕。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与世界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高层对话,在对话的第一天双方就释放出积极信号,高层言论表明双方推进务实合作的意愿强烈。尤其在能源领域达成的多项务实成果,共签订了六项新的生态伙伴关系备忘录,其中涵盖了中美双方能源企业、研究院校以及中美两国省级交流的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6.
中美能源领域合作力度的加强,无疑在积极推动着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而一种新"中国力量"也初露端倪,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开始凸显……2011年1月18日,随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美国,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会晤备受中外关注。其中,如何为中美经贸关系定调、并凸显出作为一个大国的外交智慧与国家竞争力的新释放,自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正如中国美国商会主席狄安华此前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所表示,  相似文献   
7.
<正> 重庆啤酒的抗争 “华润不可能吃下重啤。”前不久,重庆啤酒集团董事长华正兴坐在他宽敞的办公室里,对记者直言。 早在去年10月28日华润集团并购蓝剑的新闻发布会上,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就向外界宣布华润啤酒的下一个并购目标就是重啤。 在华润步步进逼下,华正兴感觉到了阵阵寒意。面对华润啤酒和蓝剑啤酒的联手局面,华正兴不得不思考一个现实问题:重啤如何突出重围?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重啤使出了“借力打力”的招术:在4月28日到5月  相似文献   
8.
中粮全产业链的美丽与荆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三水 《中国品牌》2010,(4):102-105
借助宁高宁的长袖善舞,中粮集团自2007年正式启动了全产业链价值战略的序幕。然而面对国际四大粮商的近逼、国内产业整合的困局以及中粮在庞杂组织架构下一体化竞争力缺失等问题,成功打造“一个中粮”的梦想目前看来仍是来知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9月荐读理由: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最重要一环,国企改革在过去的十数年里一直以一种磕磕绊绊的姿态进行着。国企一方面不断做大做强,成了行业内的"巨无霸",却随之也陷入了垄断、与民争利的批评热潮中;另一方面,它们依然是保证经济主权的最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集团同台竞技。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国企?  相似文献   
10.
韦三水 《董事会》2015,(Z1):127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9月荐读理由: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最重要一环,国企改革在过去的十数年里一直以一种磕磕绊绊的姿态进行着。国企一方面不断做大做强,成了行业内的“巨无霸”,却随之也陷入了垄断、与民争利的批评热潮中;另一方面,它们依然是保证经济主权的最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集团同台竞技。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国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