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综合类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先生对我发表在<钱币研究>今年1期的"圣宋元宝"数据提出质疑.问题很正确,我亦百思不解.多年集币中,遇到异常情况已有数次,但这次"圣宋元宝"的精致程度非同一般,又规格特异,故早早发表出来,希望有同好提出看法.因为个人的眼界毕竟有限.本月(11月)利用去北京之便,曾携去中国钱币学会,正逢姚朔民副秘书长在,观察之后只是说:"太漂亮了."确实,从铜质、包浆、锈色都看不出异常.本人也尽力找一些铁钱的拓图参照,但未曾找到类似版式者.毕竟能见到的铁钱拓图也不多!  相似文献   
3.
翻砂铸钱在清代是始终施行的.祖钱、母钱、子钱翻砂铸造工艺早已是共识.但是,有些现象也有疑问.例如,咸丰朝只有十一年,却币制大乱,减重迅速.减重只能是对母钱进行外科手术,以翻铸出减重的子钱.图1-图4是宝泉局咸丰小平钱中有特色的一种版式,特点是"咸"字左仰.四枚钱都是黄铜铸,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本今井贞吉著的《古泉大全》内集254页(天津古籍出版社本)载有一枚“宣和通宝”,注名为“旧谱已通皇恩手”,标级为“风云”,此钱的版式不似北宋钱,而具安南钱风格,今集到一枚该钱,得以仔细观察,觉得无论多铜质、厚度、书体特点看“已通皇恩手”宣和通宝应是安南铸钱。  相似文献   
5.
6.
大观小平钱版式多样,字体隽逸,惹人喜爱,集古钱者多做专项收藏.但版式的繁多也确给收藏者带来困难,一是记不准不同版式的种类,二是较稀见的版式往往不易归类.因之,易生逸趣.年来发生两起,记如下:  相似文献   
7.
宝武局角头通小平钱在<咸丰泉汇>有载,但极难收集.近时泉刊有人报道,定名为"一"字通.山东泉市亦出现约10枚,本人有幸集得4枚.综观其铸造粗糙,品相不佳.现择品相较好的一枚揭示.  相似文献   
8.
这枚钱(见图)出在甘肃省定西地区,生坑重锈。为捶拓, 清了锈。厚层绿锈下,包浆均匀,个别地方有少量红斑,地章 部分的绿锈外尚有一层黑色发亮的包层。  相似文献   
9.
宝浙局咸丰小平钱中,最多见的是"直山丰"式.有一种中山向右凸出者与铁质小平钱文字特征相同,为铜铁两铸,较少见.如图一:直径21.6,郭厚1.3毫米,重3.6克,黄铜质.近日集得一枚面文特征与上述者相同,却形制迥异者.如图二:面径22.0,背径21.3,郭厚1.9毫米,重5.5克,黄铜质.  相似文献   
10.
宝武局角头通小平钱在《咸丰泉汇》有载,但极难收集。近时泉刊有人报道,定名为“一”字通。山东泉市亦卅现约10枚,本人有幸集得4枚。综观其铸造粗糙,品相不佳。现择品相较好的一枚揭示。见图1、直径23.4、郭厚1.6毫米、重4.8克,黄铜质。稍后,又先后集得角头通断“厂”咸小平钱二枚。检视泉刊以及记忆所及,不见有过报导.似可视为新发现版式。现一并刊出,供同好研究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