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功 《商》2014,(7):61-61
煤矿安全生产一向是国家安全部门最重视的,想要更好的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是一个很好地措施,现如今的工人职业素质偏低,容易由于个人原因造成事故,特别是新工人团体,他们初到矿上,时一切都陌生,是最容易产生事故的团体,因此做好对新工人的岗前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动化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通过构建基于实时数据库平台的氨纶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氨纶企业发展规模化,提高生产工艺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先进的工艺装备技术、现代管理技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采用变率偏差度和贡献率两个指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弱,弱作用将延缓中原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县局公共气象服务从90年代的单一、粗糙到现在的高标准、精细化、全方位,体现了公共气象服务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变率偏差模型的计算表明,中原城市群中九城市域内二、三产业的增长对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转移作用强弱差异明显,总体影响表现出弱作用特征.模型计算结果还表明,目前,在二、三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区域发展二、三产业将更有利于转移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然转移从农业流向工业和服务业,并最终实现三次产业间流动的动态平衡状态。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河南省不同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影响较弱。加快二、三产业发展,重视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体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与生产过程的综合集成,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原城市群中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转移作用相对较弱,和城市群构建的目标相比,其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原城市群未来的发展及作用的发挥需要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就业的支持,以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建设促进产业的整合与发展,制度创新,扩大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是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动的必然反映,二者之间是一种耦合与协同的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与一般模型对比分析,因非农产业企业规模与布局、政策制度等原因,许昌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加强县域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教育培训、构建协调的推拉制度体系是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显示了城市群中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变动之间未能协调互动以及城市群中九个城市协调互动程度的差异,揭示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造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困难.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服务业发展,创新构建制度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加速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