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龙  孟繁超 《经济学家》2012,(12):95-97
笔者认为,对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之概念不能简单等同于民法理论中的"用益"之概念。前者指的是在国家开发规划或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然资源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之效用,此过程包含了国家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以来已经五年了,五年来人民监督员制度在不断地成长变化,关于这一制度的两个核心的问题,即由谁监督和怎么监督的问题也逐渐明朗起来.前一问题涉及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规则,后一问题则依赖监督程序的刚性设置.总结五年来的经验,结合所取得的经验分析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之逻辑进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一些企业由原来生产单一产品或零部件转向多方位全面发展,企业品牌也随之延伸到不同种类的商品上。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借商标进行不法竞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有些不诚信的经营者冒用他人商标“搭便车”,甚至将他人商标使用在与商标原来指定的商品既不相同也不类似的商品上,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面临此类问题的情况更为突出;另外,许多外国强势企业进驻我国市场,  相似文献   
4.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我国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它仍存在规定不具体、不全面以及缺乏可操作性等弊端。通过时中外民办教育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办教育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以来已经五年了,五年来人民监督员制度在不断地成长变化,关于这一制度的两个核心的问题,即由谁监督和怎么监督的问题也逐渐明朗起来。前一问题涉及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规则,后一问题则依赖监督程序的刚性设置。总结五年来的经验,结合所取得的经验分析人民监督员制度完善之逻辑进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直面日益严重的水资源供需危机,我国亟需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研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成功经验发现,设立由水权分配、水权经营和水权协商建构的水权流转制度成为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7.
孟繁超 《中国市场》2014,(42):58-59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日常化,各经济主体为控制风险对有关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需求也必将逐渐增大。本文首先概述了国际上已有的外汇期货市场以及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外汇期货交易探索,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即应着重监管外汇期货经纪商的质量、提高社会的外汇风险意识等。随后,根据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重启外汇期货交易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文章最后提出中国再次开设外汇期货市场应注意建立外汇期货市场相关的政策体系建立、增加外汇市场主体的类型并提高除美元以外其他货币的比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孟繁超 《时代金融》2014,(9Z):21-22
市场信心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明显的,历次危机后,无论中外治理者都强调恢复市场信心的重要性。恢复和重建市场信心,对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羊群效应"和"动物精神"解释危机中出现的恐慌现象,论证了恢复市场信心在危机治理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在危机中和危机后的有效性变化及其原因,最后建议政府为重振市场信心,在危机中应加强信息的公开并注重市场中的流动性预期。  相似文献   
9.
孟繁超  杨珏 《致富时代》2011,(12):182-182
一点结算电路受理和服务开通在综合营销系统的实现,简化营业前台操作步骤,减少受理时的信息量录入,优化服务开通电子流转过程,理顺与网管电子流系统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公司法》已经明确将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理念纳入总则。但目前在我国,许多严重侵害消费者、损害员工权益的事件,如环境污染、矿难事故、苏丹红、毒奶粉、石蜡油等却时有发生,使民众对企业产生了较大的不信任,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国际潮流,而且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于20世纪初由美国学者最早提出,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侧重于伦理道德层次,后来逐渐进入法律视野,成为一个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重要命题。然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人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便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倡导者中,也未能形成公认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