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法律既是人类自我约束的“枷锁”,同时也是彰显人类尊严和“明”的花环,倘若说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是以空气和阳光等为生存条件的。那么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则可以说是以法律为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假若没有法律,人类要么选择柏拉图所青睐的“理想国”式的天堂,要么选择坠人由人性之黑洞筑就的地狱。  相似文献   
2.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并把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十五大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虽一字之差,确反映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法制,一般是指法律制度,相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而言是涉及与法律相关联的各种制度,如立法制度、司法制度等.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在立法,突出的是有法可依,强调的是如何搞好法律制度的建设.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