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7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口述历史纪录片是通过人物访谈的方式,运用影视手段与叙事语言,对某一事件中的亲历者进行访问,整理和搜集亲历者的记忆、观点.人物访谈在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它是指通过摄像机记录采访者和口述者之间的问答,包括口述者的肖像、面部的细节表情、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带情感的语气等,作为历史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祖敏 《华北电业》2008,(4):58-5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把企业文化列入企业管理的发展战略中,加快实施和推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所认同。  相似文献   
3.
祖敏  陈曦 《华北电业》2012,(2):60-61
当人们由语言艺术时代进入到视觉艺术时代时,读者看报,通常很少一字不漏地从头看到尾,一般都会有所取舍.一个独具匠心、安排得体、特点鲜明、图文并茂的版面,能吸引读者“眼球”,让读者“一见钟情”,一口气把报纸读下去.这里所言的“一见钟情”即读者在拿起报纸的瞬间,就能领会到编辑的良苦用心,也就是编辑所认为版面中最重要的新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读者的视线.  相似文献   
4.
祖敏 《华北电业》2011,(1):80-81
相对于社会的都市报来说,企业报的新闻资源有一定局限。如何更好地配置与运用企业新闻资源,办出一份有特色的企业报,是摆在企业新闻从业者面前一道"多解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互联网、多媒体、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视编辑逐渐突破了线性编辑(基于磁带)的诸多限制,使电视创作空间的拓展有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使电视节目的传播有了延伸的多种可能性,电视画面编辑的思维、手段和方法也因此更加灵活多样.视觉思维作为电视画面编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电视画面的质量.因而,在电视画面编辑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视觉思维,将有效丰富画面的内容和表现方法,有利于画面主体的顺利表现,使画面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祖敏 《中国电业》2009,(8):46-47
“从校验工,到专责工,再到班长,我在电能计量专业摸爬滚打17个年头了。我渴望转变,这次紧缺人才培训恰好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刚刚完成“漂亮转身”的许志新兴奋地对记者说。虽然他现在还处于借调阶段,不算新闻中心的正式员工,但36岁的他每天忙着采访、拍摄、写稿……干劲儿十足。在承德供电公司,像许志新这样参加工作多年后,进行职业“转身”的还有不少人。他们大多从原来的电力专业岗位转换到法律、财务或企业策划等岗位上,  相似文献   
7.
祖敏 《华北电业》2012,(1):50-51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崛起,每一个人都处于信息极度畅通的年代。"蝴蝶效应"越发明显——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任何一个事件,都存在着以几何速度被另一个地方所知晓和掌握的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