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两个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效应问题,认为税收一方面加速了资本积累的进程,为日本经济增长创造了动力和后劲,另一方面税收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式的改变,在经济稳定方面,通过税制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来抑制过度需求,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加强对总体给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丁溪 《企业文化》2001,(7):60-61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由来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过度砍伐,沙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酸雨危害加剧;江、河、湖、海大面积污染,水资源短缺日益加剧,生物多样化急剧锐减,湿地面积大片消失;二氧化碳排放与日剧增,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理论曾对我国各地区出口导向型的开放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的贸易格局似乎难逃"比较优势陷阱"的怪圈。本文以比较优势、贸易条件、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黑龙江省现有的比较优势、贸易条件以及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计量统计方法对比较优势、贸易条件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全面研究。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外贸出口中,服装类商品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钢铁和农产品的比较劣势相对明显;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并未出现比较优势陷阱的总体特征,但服装类商品面临比较优势陷阱的严重威胁,机电类商品掉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可能性则较小。  相似文献   
4.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滞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投资主体缺位、信贷投入渠道不畅、制度外的筹资方式等原因,使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融资陷入困境。其解决对策是:政府财政投入作为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的主渠道;建立完善高效的信贷支持体系;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建立公共收费制度,从而尽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  相似文献   
5.
丁溪 《企业文化》2001,(6):59-6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4个5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3607亿美元,大步跨入世界出口大国的行列。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六2E'’期间年平均增速12.8%,“七五”期间为10.6%,而“八五”期间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