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6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浅谈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的要点、方法和步骤于凤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而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所开展基建审计已有三年的时间,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一些施工企业在编制基建工程预、决算时通过高套定额、提高...  相似文献   
2.
河北衡水地处华北大平原腹地,古谓冀州,相传"夏铸九鼎,冀鼎为大",由此可见古冀州地位之尊。如今,经济发展的热潮在这里勃兴,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重焕生机,众多的农村特色产业富了一方经济,也给这里的支农金融主力军——衡水市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提供了植根"三农"、蓬勃发展的一方沃土,其以知农、润农、惠农的"善农"之举,为区域经济的繁荣续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为稳定生猪价格,各地农信社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精神以及《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指导意见》及时调整信贷方向,为促进生猪产业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4.
5.
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地形图和MSS、TM影像,从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及重心转移几个方面分析了嘉荫县耕地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了耕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近25年来,嘉荫县耕地面积增加了54747.34hm2;在整个转换过程中,林地和草地转换成耕地所占的面积最大;由于耕地增长的区域差异,近25年,该县耕地重心向西北偏移了13.13km;耕地的不断增加是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因素是耕地动态变化的基础,耕垦政策及人口增加是耕地动态变化的直接原因,比较经济利益是耕地动态变化的强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支农是农村金融机构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新的形势下、新的机遇期,如何支农?如何以创新为载体达到惠农目的呢?当历史的车轮转向公元201 1年的时候,作为"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为已任"、一直活跃在支农最前沿的河北省衡水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以"农信进万家"为新的载体,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在华北大平原腹地开启了惠农之门。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为稳定生猪价格,各地农信社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精神以及《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指导意见》及时调整信贷方向,为促进生猪产业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梳理耕地“非粮化”演变阶段特征,探究耕地“非粮化”演化过程中环境与农户主体作用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1)基于刺激—反应理论模型构建的耕地利用系统演化历程特征与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十分契合;(2)在宏观实践演绎中,不同类型农户主体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最终推动耕地“非粮化”演化经历了自组织萌芽—自适应发展—他组织优化三个阶段;(3)从微观主体反应来看,不同主体的“非粮化”行为趋向存在差异。家庭劳动力约束与资本约束较弱的农户主体对于外部环境反应更加明显,反之则反应较弱。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系统具有情景依赖特征,可以从系统自组织、系统他组织、系统要素协同三方面构建耕地“非粮化”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