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吴庆  任文龙 《价值工程》2012,31(35):255-256
体育教学的各种教育和育人的价值在现代整体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多维社会价值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体育教学及体育学科的特征决定了竞争,优胜劣汰则是竞争的规律,在客观的反应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习—人生—竞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21世纪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而随着人们访问互联网方式的渠道多样化,通过计算机不再是唯一方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为其生活工作提供支持。然而目前国内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使用程度仍然较低,人们多样性需求没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用户心理需求,了解其行为特征,实现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推动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普及应用,是众多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21世纪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而随着人们访问互联网方式的渠道多样化,通过计算机不再是唯一方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为其生活工作提供支持。然而目前国内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使用程度仍然较低,人们多样性需求没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用户心理需求,了解其行为特征,实现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推动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普及应用,是众多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运用2017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将文化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进行界定及分类,测度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效应及融合互动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综合融合水平稳步上升,各部门之间融合度有明显差异,直接融合度高于间接融合度;数字经济产业各部门与文化产业各部门融合互动度波动上升,但部门之间融合互动影响力和感应力存在非对称性,从影响力系数来看,数字产品制造业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拉动效应最强,从感应力系数来看,数字要素驱动业对文化产业的供给驱动效应最强。基于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研究发现,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融合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综合融合效应总体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融合互动效应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