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8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3年出版的《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中,将“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的概念等同起来,这是不科学的,尚需商榷。“生态农业”是人们自觉地按生态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组织农业生产,调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不排斥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进行开放式的物质循环,以求得高经济效益和高水平的生产力,与传统的有机农业有所不同。传统的有机农业虽然在客观上符合生态规律,生产结构比较合理,排斥使用化肥、农药,是进行封闭式的物质循环,虽然一般来说经济效益较高,但其生产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可以说是中国对于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的创造性贡献。尽管西方也有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类似的概念,但就其内涵而言,与中国生态农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中国生态农业的思想源远流长,系统的研究也有2 0多年的时间。可以说,生态农业是由劳动人民靠自身对农业发展途径和战略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而创建,并经过几代科学家的艰苦探索和总结完善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最近出版的《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由李文华院士主编,95位长期从事中国生态农业的科技人员参加编写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对…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办生态农业,搞好环境保护,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生态农业的奋斗目标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防治环境污染,制止资源衰竭和生态破坏,实现投入少、产出多,获得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为了这个目标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要评价生态农业生产管理的好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农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生态农业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就当前林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然而就林业而言,形势并不乐观,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林业正处在森林资源和林业资金非常危困的局面。我认为扭转林业两大危困局面,振兴林业,必须从观念上有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生态资源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介入经济社会活动之中,其运动在我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论文围绕区域生态经济要素合理配置、促进生态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协同发展展开了论述。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产业部门和社会群落为生态经济区域内部的四大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表现为四种形式:质态结构、量态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相应地,生态经济类,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述了我国现行林业经营和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要改以生产原木为主的生产方式为林、副、特产品综合开发的营林措施,指出生态林业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探讨了生态林业的本质、内容及其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森林,做为可更新的自然源资,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也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由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浙进的过程。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因而形成了人类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局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减少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农业自然灾害情况、原因与对策(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带,脆弱程度西北更甚于西南。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河的源头,是沙尘暴的扬沙源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影响西部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全国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林业尚存在不少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森林资源仍然处于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局部地区还在恶化等等。究其原因,除了林业经济体制不合理之外,还有就是对森林生态经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不够。 森林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不能把它片面理解为只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的学说。事实上,森林生态经济学可以说是林业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干流跨10个省市区,流域内约有人口3.5亿,占全国2/5,除沿海外,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可以说长江流域生态经济形势好坏,关系到全国经济的兴衰。 长江流域占全国25%的耕地,1983年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