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会计准则对保险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国际准则接轨、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思想指导下,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为了提高保险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业实施新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保险全行业同时执行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2.
保险代理人流失现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保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国保险代理人达到146万多人,比2004年末减少3.62万人。全球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调研报告也显示,中国的保险行业代理人总体流失率每年高于50%,其中,保险公司第一年的业务员流失率最高,甚至高达70%至80%。我国第一批保险代理人坚持做到现在的还不足10%,而一线代理人的流失率一般在80%。保险营销人员的高频率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家寿险公司陷入“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很不稳定的用人局面,增加了保险公司对代理人培训费用的重复投入,从而导致保险公司业务的大幅波动、营业成本的持续攀升、寿险市场规模占有率下滑等各种负面效应。此外,保险代理人的流失使得代理销售的保单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即业界所称的“孤儿保单”。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保险业面临“后WTO”时代外国金融保险巨头的正面冲击。在保险业“做大做强”的时代背景下,行业的资本约束已经成为监管机关、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保险业的做大做强,需要通过自身规范发展,累积利润,实现规模扩张;在保险业起步阶段更需要解放思想,抓紧机遇,大胆引资。  相似文献   
4.
王敬  彭燕  傅黎瑶 《财会月刊》2007,(10):62-63
本文通过对再保险合同准则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再保险合同准则对规范国内保险行业会计核算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我国再保险合同准则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保险公司实施该准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再保险合同准则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再保险合同准则对规范国内保险行业会计核算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我国再保险合同准则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保险公司实施该准则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