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篇
运输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1990年代后,全球大都市区发展出现了新特征,这随之要求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与调整。由于法国在国家发展历程、政府干预市场以及分权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极大的相似性,文章以法国区域复合治理模式为研究点,发现目前法国复合区域治理的作用焦点区域已转为大都市区,并以巴黎大都市区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复合治理作用下产生了"中央主导—地方自治"的发展模式,探讨产生该模式的核心,即"城市合同"的现实基础、多元参与主体、多目标导向及内在逻辑。由此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法国区域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因包括内外压力下的目标策略调整、新国家主义下的责权事权分化两方面,并从运行模式、实现条件、地方参与等多个角度归纳了对我国区域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建成环境与公众情绪的关系是健康城市建设所关注的重要议题。近年来,社交媒体大数据及语义分析方法为量度公众情绪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采集微博用户文本数据,借助腾讯云NLP情感分析模块测度情感概率,并将其转译为居民情绪值,用以反映情绪的积极或消极程度。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剖析了武汉市主城区居民情绪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探究了建成环境要素对居民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居民情绪的时间分布具有较鲜明差异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显著集聚性。大部分建成环境要素对情绪影响较稳健,其中户外休闲场所密度、娱乐设施密度及交通设施密度对居民积极情绪的正向效应最为强烈,其影响呈现出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异质性。研究可以为优化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布局补充一种居民情感视角的新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村家庭的迁移决策已逐渐由“经济收益最大化”向“综合收益最大化”转变,教育因素成为农村家庭迁移的重要驱动力,在与广大农村地区联系最为直接和紧密的县域表现尤其明显。通过对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进县求学”现象的实证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对县城农村家庭的城镇化成本、家庭分工模式、城镇化融入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剖析。通过解析“进县求学型”家庭城镇化的新特征,揭示中国特色的家庭城镇化的发展机制,基本验证了教育驱动对家庭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反映了农村家庭应对形势变化的能动性和韧性。未来为进一步促进“以人为本”的健康城镇化发展,需要从降低“进县求学型”家庭的城镇化成本,合理应对家庭离散化现象等问题思考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内涵·模式·价值:中西方城市治理研究回顾、对比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现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权下放、国家治理能力创新提供国际经验与比较样本,系统回顾西方学术界在城市治理内涵及模式研究中的理论成果与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理论成果,深入分析西方治理研究的最新动态,指出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强化方向。研究发现:西方语境中治理形成的本质在于公私伙伴关系的认知,公私伙伴关系叠合于不同地域尺度形成城市治理和区域治理等概念;城市治理将治理概念具体化,其理论模式较为成熟,现已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框架。西方治理研究的最新方向是协作型治理及治理价值,协作型治理研究已从理论模型构建逐步转向案例实践分析。治理价值研究尚处于价值体系构建阶段,注重合法性与民主责任性分析;我国城市治理概念与模式研究在系统继承西方治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理论本土化,侧重在丰富的个案分析基础上归纳符合国情的治理模式。并开始逐步重视公共利益的界定与公民社会作用及公众参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我国需一方面加强对协作型治理及其实施路径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对差异化城市治理模式价值的分析,促进治理研究向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跨界公共合作视角下珠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评估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作为我国沿海地区典型的巨型城市区域,其空间结构的演变深受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影响。一体化发展是珠三角历版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贯穿始终的主导思想。研究首先梳理珠三角多年来一体化战略及政策,提炼其在区域空间发展、区域治理结构及区域合作议题三方面的主要特征。其次,通过收集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跨界合作的有效网络新闻词条,系统分析三大都市圈跨界合作的主要特征,包括总体时空分布特征、治理结构演化特征、合作议题分布特征。最后,通过数据对比与归纳,对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系统评估,为未来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大环境下,从相关职能部门整合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城市规划设计机构也面临前所未有之挑战,急需转型与变革.梳理1949年以来城市规划设计机构发展演变,概括为职能正式制度化、管理逐步规范化以及类型开始多元化三个阶段;提出规划设计机构目前存在的地域分布不均、事业型多、产学高度匹配三点特征,剖析出事业型单位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诉求、资质难以符合改革要求、成果难以满足空间治理需求三类问题,并分析目前存在行业整合凸显、责任制强化、科创型引领三种趋势;最后提出规划设计机构应重视多学科人才引进,加强企业合作,因类施策推进各类企业发展以及勇担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的策略及路径——基于乡村主体性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长期作为城市二产、三产转嫁发展成本的"受体",主体性缺失。从乡村主体性的视角,基于"三农"问题和城乡关系两个维度,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的"非农化"演化逻辑,指出乡村的蜕化发展走向了"村庄终结"与"村庄异化"两个极端。为了使乡村回归主体本位进而主动转型与复兴,依托乡村的本源价值和"新三农"关系的重新定位,从乡村主体的立场重构城乡关系,认为"乡村复兴"应包括内部结构重组与对外价值输出两方面内涵,并提出通过构建城乡要素互通系统,重振乡村产业活力、重塑乡村文化魅力、重组乡村治理结构、重构乡城平等互补格局、重建乡村政策保障机制,让乡村主动向价值回归、自身造血、繁荣复兴的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公众参与理论借鉴于西方,在规划编制特别是旧城更新过程中日渐重要。但在实践中,依然表现为涉及到公共利益时被动参与、涉及到个人利益时激烈参与、总体参与渠道少等问题,致使旧城难以顺利更新,社会矛盾多发。通过对中西方旧城更新公众参与实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其成长机制不同,两者指导价值观和形成原因存在差异:西方公众参与"以自存促共存",体现为博弈;我国"以共存保自存",体现为注重公共利益。从价值观层面重新审视对西方公众参与理论的借鉴,确立"自存与共存平衡"的价值观,并基于这一价值观对我国旧城更新公众参与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单卓然  林卉  袁满  黄亚平 《经济地理》2020,40(4):96-102
出行方式管理是城市防疫抗疫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公共事务,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实施了最严格的个人出行管制,并控制、封闭了进出武汉的大通道。文章基于城市居民线下娱购出行方式视角,应用2018-2019年出行调查数据,对选择机制展开了多项Logit建模,总结了武汉市疫情期间出行管控的积极效用。研究认为:管控效用的发挥分为了两个重要阶段,其标志分别为"停运禁行公交及小汽车、封闭公路通道""社区管制、家庭自我隔离"。武汉市创造性地发展了一套"基于购物单元的网选需求共递"举措,用线上网购与合并运输的形式,有效地补充了出行管控期间,居民线下基本生活的购物不足。武汉市渐进解除步行和公交车出行方式管控,将释放购买蔬菜生鲜和日用品的线下购物需求,促进社区商业网点及大型零售商业中心的业务回暖,改善武汉市中低收入人群出行质量。解除管控过程须重点关注60岁以上老年男性、18岁以下中小学生、公交站点密集地带。研究建议优先解禁电动车和自行车,对中小学开学前的学习用品实施需求管理。研究结论为全球新冠肺炎防治的"中国方案"和"武汉经验",补充了理论认知与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