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0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资产管理与收益分配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好、用好、用活产业扶贫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对于提高扶贫质量和可持续性意义重大,其中厘清资金来源是前提,明晰资产产权是关键,提升管理质量是重点,优化收益分配是核心。通过对安徽、四川两省的光伏、特色农业和旅游扶贫的实地调研发现,产业扶贫资金来源和投入方式差异明显,使用过程缺乏精准管理;形成资产性质有所区别,管理监督存在失位;产权界定依据相对缺乏,不同产业产权界定方式迥异;资产收益分配模式多样,收益分配机制设计失范。未来需要更好地完善顶层政策体系框架,精准使用产业扶贫资金,明晰资产产权权属关系,规范资产收益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2.
做好产业扶贫贡献的识别和测算,既是脱贫攻坚成效总结的重要部分,也是稳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在界定产业扶贫贡献范围、明晰产业扶贫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20年7省28个贫困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期间的产业扶贫贡献率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发现,(1)产业扶贫对贫困县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3.3%、17.1%,对贫困人口下降贡献率为37.6%。(2)行政村支柱产业发展有起色,带贫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的样本村村支柱产业年度产值比2015年提高了95%,产业扶贫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率从18.7%提高到28.2%。(3)产业扶贫主要通过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收入增长,其对2019年贫困户、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37%、33%,对2015—2019年间贫困户、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52.3%。因此,本文建议以壮大产业、提升价值及带贫能力为重点,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为脱贫地区群众增收持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我国土壤侵蚀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综合影响土壤侵蚀的各种因素,利用省级数据探索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发现,森林覆盖率、作物复种指数以及单位劳动投入等因素对土壤侵蚀作用显著。文章提出在扩大农业公共投资的背景下,应该特别关注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现状及变动规律基础上,从劳动生产率、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消费结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市农村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并根据变动规律对几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农村工业行业结构的研究,为其它城市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入分布函数分析居民食物消费将更容易理解不同收入等级人群在食物消费数量上的差异。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基于我国1985—2009年部分年份农村居民粮食消费统计数据,模拟了不同时期我国各收入等级农村居民粮食消费的演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收入等级人群粮食直接消费的静态差异和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粮食在居民生活中重要性日益下降,收入因素在农村居民粮食消费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为今后研究食物消费、营养变化和农村贫困等问题奠定更科学细致的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贫困线的测定——基于营养视角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贫困线是估计农村贫困程度和规模的重要尺度。即使到目前,视贫困线为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的观点仍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该原则,从贫困最基本的测度指标食物营养出发,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基于我国1985—2009年部分年份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对农村贫困线重新进行了模拟和测算,与其他一些研究结论类似,测算结果表明,之前我国公布的农村贫困线标准长期偏低,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有所低估,但2011年11月19日最新公布的贫困线标准缩小了与本文测算结果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农业指数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通讯联系在维系家庭亲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现代通讯技术逐渐成为代际间沟通的主要方式,可能会对父母的精神生活与福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农村子女持续外流和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3年和2015年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项自动识别技术,一维条码自70年代问世以来,便以其识别快速、准确、可靠、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一维条码由于信息量小、过分依赖数据库、不能表示汉字等局限性使之应用受到了限制;于是,一种克服了一维条码缺陷的新的二维条码应运而生。二维条码是一种可脱离网络、脱离数据库支持的信息存储方式,利用它我们可以通过纸载信息来表示、识别和装载大量的信息,又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我国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是否会影响对土地的投资,进而影响土壤肥力?故客观评价当前农地流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显得迫切而重要。[方法]利用2015年黑龙江、河南、浙江、四川4省种粮大户家庭特征和农地肥力数据,并与2007年测土配方数据作比对,分析两期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而深入分析了农地流转对转入地土壤肥力的影响;最后从有机肥施用的角度,探讨了种粮大户改善土壤肥力的行为。[结果] 4省样本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没有因为流转而出现下降,反而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家庭层面,大户两块地(自有地与转入地)的肥力差异呈现随经营时间的增加而缩小的趋势(年均缩小0. 21g/kg),且规模越大自有地与转入地的肥力差异越小(规模每增加1hm~2,差异将缩小0. 045g/kg);有机肥施用上,大户在转入地上的有机肥施用概率也并没有显著低于其自有地。[结论]在近10年,农地流转并未造成4省样本地区农地肥力出现恶化,且规模经营有利于农地肥力的改善,大户不会对转入地歧视。据此,提出引导农地合理流转、激励耕地保护型投资和发挥大户模范带头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