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吕秀梅  仲周莲 《新经济》2014,(20):29-30
本文考虑了背景音乐这一因素对快餐店客户满意程度的影响。借助于对镇江市快餐店的调查数据以及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音乐的类型、音量、播放的次数、消费者偏好、节奏等因素对顾客满意度具有影响,进而影响快餐店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二次供水一旦出现水质污染,那么就会使得用户腹泻、腹胀、呕吐、恶心,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发病。与此同时,携带病菌的携带的病菌、固形物、虫子等掉入二次供水设备中,也会污染二次供水水质,严重扰乱居民生活秩序和人体健康,引发大规模的集体性腹泻。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二次供水的方式及污染成因,其次,就如何有效提高城市二次供水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互联消费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普惠金融,可使消费金融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地延伸到长尾人群,并低风险地覆盖广大中低收入人群。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远未饱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主要有6种:传统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互联网化、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金融互联网化、电商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分期购物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垂直细分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和P2P平台提供的消费金融。偏爱网络购物和超前消费的年轻人群成为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主流人群,其产生的羊群效应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杠杆消费,互联网消费金融将持续有效地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因此,要鼓励、规范和引导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是一个精于组织管理的实践家,必须是善于思考具有战略眼光的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不仅能合理地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而且能把这些要素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造出生产经营的奇迹。  要使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切实搞好面向市场的基础管理,制定科学而实际的运行程序,用整体企划制度去统帅企业的一切活动,是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越出这一理性化思考的范围,希望企业成功,只是靠碰运气,而不能抓住机会,规避风险。办成一个残疾企业或是健全企业,是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重大战…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具有双重性质,当技术理性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时,逐渐形成新的统治,使人异化,造成人、社会政治及思想文化的单向度性.对此,马尔库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马尔库塞没有认识到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把技术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使之与价值理性对立起来.只有认识到技术理性的价值属性,把它放在动态的历史中去考察,不断完善技术理性,才能使技术理性朝向人类期望的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6.
吕秀梅 《商》2013,(18):409-409
《雨霖铃》和《别离辞:节哀》都因描写离别而著称。同是描写离别,两位诗人的心情却不同。《雨霖铃》以凄婉的笔触来表现词人面对离别时沉痛苦闷的心情。在《别离辞:节哀》中,邓恩用玄学手法来表明离别只是暂时的,夫妻问的情谊不会因为离别而改变。经比较得知,两首诗中不同的别离心情是由诗人的文风不同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本市场高频交易数据,采用条件在险价值模型对我国37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CC-GARCH模型研究房地产、银行、证券和保险四个部门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并通过VAR模型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构建该四个部门间的跨部门风险溢出网络;最后以新冠疫情为例,分析突发事件对系统性风险传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系统性风险主要贡献来自房地产部门,然后依次是银行、证券和保险,其中又以证券部门的风险溢出最大。动态相关性分析表明,近年来四个部门间收益率主要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房地产部门与银行部门之间、保险部门与其他三个部门之间存在过短暂的负相关关系;房地产部门与证券部门的动态相关性有较强的持续性,证券部门和银行部门的相关性受市场信息冲击较大。危机会提高部门间的关联性,使得各部门风险溢出增大。在危机时期,房地产部门会变成风险的主要输出方,其对各部门的冲击较大且持续性较强,保险部门始终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接收方,各个部门之间的风险溢出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