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Ⅱ)特邀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二、不动产的范围不动产的范围十分广泛。用“房地产”一词取代不动产的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房地产”比不动产的范围要狭窄的多。如果坚持使用“房地产”一词,就会使许多不动产失去法律调...  相似文献   
2.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十三)特邀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十、不动产抵押权(一)担保、担保物权、抵押权的概念及其意义⒈担保在经济实践中常常会发生债的法律关系。在债的法律关系中,债务人对债权人承担着以自己的财产或者行为来保证债权人的权...  相似文献   
3.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十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十二)特邀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九、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上文在用益物权一节提到,目前我国法律承认的用益物权只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这一种形式。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即城市土地的国有制和农村土地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七)特邀撰稿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有关不动产登记机关和不动产登记簿的法律制度,是不动产物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符合不动产法科学,但在不动产登记机关及不动产登记簿的法律制度上尚存在缺陷。(三)不动产...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即将制定物权法,我国的土地权利制度建设已临关键阶段。对土地权利整体建设,提出四项基本条件,即满足市场经济需求、符合宪法原则、符合国情、与民法典和物权法相衔接等。在土地权利制度的总则规定中,提出应当坚持权利法定原则、权利绝对原则、登记原则、权利特定原则、顺位原则。对土地登记应坚持“五统一”原则。具体权利细则,在保留两种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一是让土地使用权完全进入市场,二是在土地使用权上设立建筑权、耕作权、抵押权。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一年来,对物业管理市场的规范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这个立法的积极意义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物业管理领域里的矛盾并没有明显缓解的迹象,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似乎越来越多,业主到底享有什么样的物权,业主团体享有什么样的物权,关于这些问题法律规则的探讨,不但对于如何贯彻《条例》,而且对于如何制定《物权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思考和看法。物业管理中所指的“房屋”不是传统的、一个所有权支配一个建筑物的单一式住宅,而是“公寓化住宅”,即多数人共同居住在一个建筑物中,而每个住户对其特定支配空间享有专门权利的住宅。在现实中,因公寓化住宅而形成的法律问题远比单一式住宅的法律问题复杂。例如,公寓住宅中每个住户支配的范围不但彼此密不  相似文献   
7.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Ⅲ)特邀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我国目前建立的土地和建筑物随同转让、随同抵押的法律制度,存在明显的"硬伤"。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未来的我国不动产立法应当按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作法,采纳土地和建筑物各自独立的法...  相似文献   
8.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五)特邀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五、不动产物权登记不动产物权登记是不动产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对完善的不动产法不可或缺。我国规定有关不动产的法律行力都应登记,但目前尚无一部不动产登记法,使得有关不动产登记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当代不动产法评述(十四)特邀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副主任孙宪忠博士十一、我国不动产法发展的趋势展望(代结语)《当代不动产法评述》一文,从其理论体系上来说,到不动产抵押权一节应归于结束。由于本文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对全文的内容作一小结,以使...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不动产管理的统一和不动产法的统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孙宪忠我国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始,就近照搬香港的做法和法律制度,但是香港的法律制度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性,缺乏整体意识和立法科学主义观念。我国不动产法制的发展还面临卓越的产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