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哲文,1924年生,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特邀顾问。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亲切地称他为罗老。2012年5月14日,罗老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重要举措。落实这一举措的基本前提,是对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的清晰认识和正确把握。深入解析了传统村落的特质,对其概念界定、文化内涵、构成要素、与其他村落异同、特殊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固有属性特征等,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以期在实践中确定科学合理的思路,采取针对性保护方法和保护措施,实现传承农耕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并举兼得。  相似文献   
3.
4.
推进城镇化应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现实系统研究了传统村落的存续特征和现状,论述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因、特色及其与农耕文明、传统村落的内在联系,运用大量事实和数据揭示了传统村落危在旦夕的严峻性,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症结所在,呼吁全社会抢救和保护传统村落.并就如何按照传统村落的存续特征,促进保护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只有发掘研究它的价值特色,把握本质内涵,才能获得清晰认知,坚持价值导向,激发保护传承的内在动力。通过对思南县历史文脉耙梳,研读史料文献,揭示厚重的历史文化,彰显重要历史价值和地域民族文化,以期唤起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意识与热情。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态保护与文脉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经常出现重形态特征保护,轻历史文脉传承的问题,从而陷入形神不一的误区,对文化遗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形态与文脉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两大基本要素,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关系,采取合理方式,在保护形态特征同时,传承历史文脉,使历史文化名城形神兼备,不断弘扬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三个基本层次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底线。但是由于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含混不清,表述不一,成为普遍困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监管的障碍之一。为此,本文立足于社会实践,详细论述了导致思想认识出现混乱的症结所在,呼吁加强学术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以适应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生态是城市赖以持续发展的命脉,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广灵县壶泉镇作为北部丘陵山地的一座小城,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走低碳之路、建设生态城市思想指导下,贯彻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绿地及水景观规划,创造了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半城半水"、水城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案观特色.  相似文献   
9.
在推进现代化伟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显示出更大的价值.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鄂州山村时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2015年他在云南大理考察时再次要求,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2012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四部门联合通知要求,我国全面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认定.截至2020年底,已有6819个传统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什么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本质意涵?如何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愁?怎样解决传统村落的"空心化"问题?以及防止过度开发,避免"千村一面"?这是攸关能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方兴未艾,由于过度商业开发、旅游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亟待整合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快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并举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