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9年春节假期,对于海城市的村干部来说过得格外舒坦,每个干部都被高涨的热情缠绕着,并不是他们生活得多富有,而是他们每个人在2009年都有了新的方向和机会。海城市的村干部为什么越干越有干劲,越干越有动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源起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迈上几个大台阶,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村经济在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距却在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而如果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才会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实践。同时,还要解放思想,开拓新境界,开拓新局面。近年来,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颇具特色的新模式、新思路,辽宁省海城市就是其中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他们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省扩大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有利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重改善民生,逐步形成了具有海城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城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民占全市人口80%,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此,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他们按国家、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大投入,夯实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