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0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浅议企业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能否永续发展、能否获得高绩效,不仅仅取决于企业战略方向的正确与否,更取决于企业的战略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而构成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的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才能构建基于提升战略执行力的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呢?  相似文献   
3.
旅游物流服务是旅游产业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领域。在亚洲,日本开展旅游物流服务较早、发展较好。本文从服务的形式、发展基础,以及发展经验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旅游物流服务,并指出:旅游企业通过和物流企业的跨行业合作,可以为旅游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污染物通量核算生态补偿量方法中单位污染物削减成本忽略了污染物来源差异性以及污染物通量核算未考虑年内实际水文、水质特征的问题,从污染物削减成本和污染物通量两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污染物削减成本按照污染物来源分为点源污水(主要为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非点源污水(主要为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削减成本两部分,根据不同废水来源的处理成本,按污染物排放量比重加权平均得到削减成本;同时,对年内划分水期,分别核算污染物通量。选取沱江支流上的濑溪河渝川缓冲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核算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污染特征,核算金额也更加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我国经济建设十条方针所体现的中心思想,也正是这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如何运用经济效益的理论,来判断并衡量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以及发展经济各种途径的主次地位和优劣程度问题,这在我国还是一个尚未进行广泛讨论的问题,值得我们展开必要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贫困地区的界定和发展态势 (一)贫困地区界定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地区对贫困有不同的理解。根据我国的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贫闲加以定义。从静态的角度看,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指居民生活不得温饱,日均摄入热量不足,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难以维持的那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商事网上仲裁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处理国际商事网上仲裁的问题,仲裁地的空缺就是其中之一。仲裁地在传统仲裁中占有重要地位,缺失仲裁地会对国际商事网上仲裁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国际商事网上仲裁的仲裁地缺失以及如何确定仲裁地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引入资本市场的思路,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化改革,将固定的静止的国有资产变成流动的股票债券,促进国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明显.讨论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组织特点,以及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在成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两国中小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财务运行状况、产品与市场状况、人力资本、研究开发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的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结论是:中美中小企业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大体一致,而在收益性、安全性、运行效率、社会适应性指标、市场适应性指标等方面存在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区及各类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或某一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区划,然后再分别加以研究,这对深入细致地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可以避免一概而论,为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分析全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表征等提供科学依据。其二,为有效地提出解决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政策建议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