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实证意义上,权利研究的重心不在于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是否法定化,而在于法定的权利是否得到了权威的有效保障并为主体所拥有。对权利主体而言,只有通过互利性交换,规范层面的应然权利才可能转化为实然意义上的权利。因此,以“权利是否被主体实际拥有”为依据来衡量,权利实现状况取决于主体自身有无能力实施自己的权利、主体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其他私权主体的尊重、政府权力对私人权利的保障是否有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法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演变历程 1、西部大开发前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建国以后至西部大开发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共计11个:"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实行减免工商税"(1950年-1993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实行轻税照顾"(1953年至今),"国家对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减征农业税"(1958年至今),"国家对边疆县和民族自治县乡镇企业免除工商所得税5年"(1979年-1985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八省区基建企业按降低成本额三七分成"(1979年-1985年),"国家对'老、少、边、贫'地区减免所得税"(1985年至今),"国家对边疆贸易实行税收优惠政策"(1991年-1994年),"国家规定减免少数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92年至今,全国已停征),"国家对12大类162个品种的边贸进口商品免税及减税"(1992年-1995年),"国家规定'老、少、边、贫'地区新办企业减免所得税3年"(1994年-1997年),"国家对收购边销茶原料企业减按10%征收农业特产税"(1994年至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