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秦正余 《新智慧》2006,(11):42-43
每股收益指标主要用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以下简称“新准则”)制定的目标是规范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及其列报,以便于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主体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业绩比较。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五条规定:“长期工程(包括劳务)合同,一般应当根据完成进度法或者完成合同法合理确认营业收入。”这与我国现制度采用的按不同结算方式确认长期工程合同收入方法相比,有诸多不同。作为与基本准则相衔接的具体准则——长期工程合同的发布与施行已为时不远,本文拟就准则规定方法与现制度采用方法作一些比较分析,或可供制度转轨和实务操作参考。一、长期工程合同及其范围长期工程合同的特征是合同规定的施工活动开始日期与完成日期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我国长期工程合同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定义为:建造工程…  相似文献   
3.
开展上下游、多层次协商合作,可加速新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调整需求,改进设计,不断改善质量,提高通用性,以更加灵活地适应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股收益指标主要用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以下简称“新准则”)制定的目标是规范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及其列报,以便于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主体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业绩比较。一、证监会关于每股收益计算和列报的规定与新准则的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核算,后来逐步发展建立了会计准则体系,前者以规则导向为基础,而后者强调的是以原则导向为基础。尽管新会计准则是原则基础与规则基础的调和,但需要有明确的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及计量属性的取舍标准来配套。而在实务中,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成熟度不够,加之,对会计制度作出详细规定的习惯性依赖,在专业判断方面缺少先例和经验,对新准则的理解和掌握尚需要时间。因此在执行新准则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和疑惑。  相似文献   
6.
审计报告的比较与借鉴□秦正余郑建友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表示意见的工具,也是注册会计师正式认可发表审计意见责任的手段,各国审计报告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本文拟就几个国家的审计报告作一比较,希望对完善我国审计报告有所帮助。一、英...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