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发展网络金融:技术重要还是制度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近年,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信贷市场的运行发生了较大变化,进而引起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与住房交易量之间关系的变化。本文主要结合上海市的情况,探讨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与住房交易量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目前上海市的房地产市场上,主要是个人住房交易引致个人住房贷款增长,从而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极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量,因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从而在宏观调控中可将货币流通速度因素舍弃。但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的测算发现,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极大,从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货币化及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既然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从而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显著的。事实上我们通过回归检验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及货币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货币流通速度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从信贷与国有企业、财政关系的变化这一视角,考察了中国信贷制度变迁的过程和内在逻辑。中国信贷制度在从计划信贷制度走向市场信贷制度的过程中,信贷功能逐步由单纯的、从属于财政的货币分配角色向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回归。对应于信贷制度的变迁,中国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也由行政性信贷配给逐步向市场性信贷配给转变。这种转变直接影响银行信贷结构、信贷规模的变化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理解中国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是了解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与信贷配给相对应,本文将信贷集中和过度借款现象统称为信贷拥挤,并重点探讨了信贷拥挤的原因。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信贷拥挤问题愈加突出。本文认为,银行厌恶短期风险、偏好短期利益的收益风险观、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企业预算软约束、维护银企关系、银行定位的雷同及其导致的羊群效应是中国信贷市场信贷拥挤现象较为突出的重要原因。信贷拥挤现象越突出,意味着信贷资源配置越不合理,进而影响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信贷增长状况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信贷供求的理论模型,并对影响中国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银行存款数量、消费、银行改革都对贷款增长有较为明显的正面影响,但投资对贷款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银行资本数量、存贷款利率等对贷款增长也有一定影响,存款利率增加将会减少贷款发放,而贷款利率提高将会增加贷款发放。在银行更加注重利润目标的情况下,加息不会减弱银行的放贷积极性,要减少贷款的发放量必须着眼于缩小存贷利差。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信任结构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