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艾海涛 《魅力中国》2009,(31):219-220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受教学的环境、运动项目及学生本人的性格、能力,体育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常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也就是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能及时克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安定的情绪,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了体质。但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及时消除,就会造成心理发展的失调和不平衡,从而带来不适应感、焦虑感和压抑感。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还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心理障碍,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艾海涛 《魅力中国》2010,(33):280-281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本文分析了运动性疲劳,以及消除方法,使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艾海涛 《中外企业家》2013,(8Z):210-210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做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以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