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10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与现代化进程同步的文化发展战略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而且需要对固有的文化管理模式进行探讨。这是因为,文化管理是文化发展战略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和必要保证。在研究文化发展战略的同时,研讨与此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探访古村落,常常惊叹其与大自然的融合。看似随意实为讲究"风水"的建筑布局,或岭南大屋或客家围龙屋或潮州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风格,或古朴或精致的灰塑、砖雕、木雕、彩画,或残缺或新贴的门联与门神……所有这些,都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激发我用镜头记录、保存、传播的动力。因为,这是现代文明之源流,是我们的根。  相似文献   
3.
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是其住房消费加上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性支出后的余额。将之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比较,占城镇总户数40%的中等偏下收入及以下收入户不具有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能力。建议调整住房供应政策,经济适用房住房只租不售,面向中等偏下收入户、低收入户;鼓励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租赁或购买社会上的房改房、二手房、商品房。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建造面积与标准,使之适应中等偏下、低收入户的住房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4.
蔡穗声 《上海房地》2006,(11):10-11
经济适用住房只租不售,降低高收入者侵占的可能。严格控制其建造面积与标准,使之适应中等偏下收入户、低收入户的住房消费能力。建立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一旦已入住居民收入提升超过一定的标准,即要求其退租,或提高租金至社会租金水平。  相似文献   
5.
徐雪莹(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新尝试,它开辟新的建房资金渠道,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相结合解决住房问题的新机制,加快了缓解住房供求矛盾的步伐。我认为,它的出现是必然的。住房紧张的问题多年来困扰着广大市民,促使人们寻求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7.
8.
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房地产市场近年持续高速增长。2002年与2003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上海是19%和20%,浙江是35%和34%,江苏是32%和49%。大量外地资金涌入。商品房供不应求,空置量大幅度减少,地价、房价连年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蔡穗声:改革开放10年来,我国的住宅建设以很高的速度在发展,然而,城镇的住房压力还不能说从根本上得到了缓解。在这里,令人忧虑的不是住房仍然短缺这一事实,而是短缺的性质。由于欠帐多,底子薄,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等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镇住房难的问题,还需要有一个长时期。这个道理,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的。令人忧虑的地方在于,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住房压力,不仅具有绝对短缺的性质,而且具有相对短缺的内涵。广州市区1986—1989年新建住宅94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水平从6.62平方米提高到7.62平方米,目前仍有特困户1.5万户。显然,在每年的新增住宅中,有相当部分不是用于雪中送炭,而  相似文献   
10.
(一)今天,我们处于“房改后”时期 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简称“房改”)总目标是实现城镇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具体目标一是变福利分房、实物分房为商品分配、货币分配;二是理顺住房投资渠道,培育消费市场,实现建设资金良性循环;三是通过住房商品化杜绝少数人超标分大房、多分房的不正之风,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