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河西走廊凉州绿色农业示范区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研究以绿色农业理念为基础,参照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通过大范围调查取样、测试分析,对河西走廊凉州绿色农业示范区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示范区土壤、灌溉水及大气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托甘肃省农科院土肥所武威绿洲农业长期定位试验点,利用湿筛法研究了长期施用绿肥对土壤(种植带、过渡带)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碳分布的影响。试验共选取G(绿肥)、1/2GN(绿肥+尿素)、N(尿素)、CK(对照)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耕层(0~20cm)土壤中,G、1/2GN处理较CK显著促进种植带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移,过渡带微团聚体向小团聚体转移,其中>2mm粒径较CK种植带、过渡带分别提高27.3%、4.5%;种植带、过渡带水稳性大团聚体均显著提高,且种植带比过渡带高6%、3.3%。G处理在种植带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多,与CK相比增加21.74%~68.15%;1/2GN处理在过渡带中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多,增加19.88%~45.6%;长期施肥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有机碳每提高0.1g·kg-1,种植带和过渡带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高0.4%、0.25%。在犁底层(20~40cm)中,所有处理种植带和过渡带中均没有提高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可见,在翻压高量绿肥的基础上种植作物才更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针对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环境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当地玉米、小麦两大主栽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肉牛健康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农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等技术的组装配套,试验研究总结形成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型模式"玉米—牛—沼—肥"、大田设施配套型模式"小麦—菇—肥—果(葡萄)"、小型养殖场型模式"牛—沼/蚯蚓—肥/饲料"。并对模式、特点、技术集成要点及效益进行阐述分析。对该3种模式在石羊河流域典型区域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示范验证,农田节水30%,秸秆养殖利用率达到60%,牛羊良种化率提高30%,奶牛母犊牛生产率达88%,减少化肥施用量20%,减少生活能源支出55%,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75%,提高农业综合效益36%。  相似文献   
4.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必须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来控制。但是,面对该项系统工程,如何根据当地条件认真分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对策?应从何处着手?关键控制点在哪儿?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武威市凉州区灌漠土为研究对象,测定玉米间作绿肥种植模式的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以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1)玉米单作和玉米间作绿肥的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相同,都随时间及玉米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2)对比玉米单作模式,玉米间作绿肥的玉米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大幅度提高;(3)玉米间作绿肥种植模式相较于玉米单作模式,玉米产量增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