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会展业集群化演进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会展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与产业能级提升的内外部要求,源于内在的产业特质与运行规律,其集群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本文针对会展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会展场馆、会展策划企业和会展服务企业,通过聚类分析,以检验我国会展业的集群化程度,并分析其“链群式结构”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收入的有限性和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落后性,是目前农村落后的主要症结.农村经济诸多滞后现象表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基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巨大性和农村经济基础的无力性之上的,在目前的政策层面上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渠道和资金数量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强有力的财政-金融推进机制改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石.  相似文献   
3.
基于水安全思想的城市水消费定价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旸 《金融与经济》2007,(11):25-27
水安全思想是城市水资源保护和水消费定价的基本经济依据。水作为稀缺性经济资源,涉及水安全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节约用水成本是城市水消费定价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也是可持续性水消费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大竞争理念。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对于国内许多企业来说,都将更多更直接地面对国外企业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原来许多地域性的、保护性的措施都将失效,竞争的范围迅速扩大,竞争也将空前激烈。因此,企业必须高瞻远瞩,站在更高的高度,高屋建领,树立大竞争观念、大竞争意识,放眼全球,确定企业的发展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性自利观的"因导"消费思想--司马迁消费思想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问题是我国商品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史学家司马迁不仅在历史学方面成为了那个时代无人比拟的大家,而且在消费经济思想方面也实现了 "成一家之言"的目标.他的人性自利论学说与斯密学说不谋而合且似乎存在着渊源联系的影子,基于此所形成的"因导"消费思想更是形成了其经济思想独特的理论体系,这种与传统贵义贱利论和黜奢崇俭论格格不入的消费思想也为后世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6.
郭旸 《中国物价》2007,(11):19-21
水安全思想是城市水资源保护和水消费定价的基本经济依据。水作为稀缺性经济资源,涉及水安全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节约用水成本是城市水消费定价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也是可持续性水消费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及空间引力模型、聚类分析、主成分回归的相关理论,选取2001-2013年长三角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测算了长三角不同类型城市间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并对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郭旸 《消费经济》2006,22(4):31-33
教育消费作为社会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生活支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面对教育乱收费和学历教育制度的消费结构问题,非理性的教育消费现象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育成本分担的制度安排和教育补偿机制都亟须新的拓展路径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9.
时下,房地产这个名词已经成为大众民生最为关切的对象之一了,关于调控房价的呼声和举措更是不胜枚举,而在种种选择途径中,金融信贷和财政税收手段在国家宏观调节的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的调控房地产的“国六条”,也提出要注重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的税收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地价补偿机制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旸 《经济论坛》2006,(11):111-112
随着建设新农村计划的提出,农民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处理好农民与农地的关系,这不但关系到农民自身的生存福利问题,而且也关系着改革进程中的社会安定问题。目前因为征地引发的农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占到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征地纠纷目前成了农村最不稳定的因素和焦点所在。在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时期,国家如何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失地农民的补偿得到应有的保障,是此项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