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一、仓储运输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 (一)物流企业税收政策 1、营业税政策。《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208号)规定:试点企业开展物流业务应按其收入性质分别核算。提供运输劳务取得的运输收入按“交通运输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开具货物运输业发票。凡未按规定分别核算其营业税应税收入的,一律按“服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试点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相似文献   
2.
企业生产是将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人员、材料、设备、技术、生产方式及最终的产品或服务。企业生产的税收筹划是根据生产环节涉及的税收政策,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及最终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安排,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等一系列特殊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认为,现代治理理念、有效激励、全面风险评估、重视自下而上的沟通、咨询型的内部监督机制是解决上述特殊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一、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必要性自1965年英国股票交易所首先对上市公司提出编报分部报告的要求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出台了关于披露分部信息的规范:在英国,1967年公司法首次提出揭示分部信息的法定要求,1981年和1985年公司法继续对分部报告作了规定,并于1990年颁布了标准实务说明书“分部报告”(SSAPNO.25);在美国,196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开始要求注册的公司披露行业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颁布第14号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分部报告”(SFASNO.14);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1年公布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按分部…  相似文献   
6.
自1965年英国股票交易所首先对上市公司提出编报分部报告的要求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出台了关于披露分部信息的规范:在英国,1967年公司法首次提出揭示分部信息的法定要求,1981年和1985年公司法继续对分部报告作了规定,并于1990年颁布了标准实务说明书、分部报告”(SSAP NO.25);在美国,196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开始要求注册的公司披露行业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6年颁布第14号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分部报告”(SFAS NO.14);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1年公布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IAS NO.14);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基于应计制核算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不可操纵应计和可操纵应计,后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盈余管理手段。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证明中国上市公司平均而言通过操纵应计项目进行了正的盈余管理,而且证券市场对可操纵应计作出了价格反应。  相似文献   
8.
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论基础作了介绍,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所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特别对资产负债债务法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郑鑫成 《上海会计》2003,(10):47-49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最流行的解释,资产的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了所有可以公开获得的信息(指弱势有效)。但是我们看到,投资者总是试图发现那些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股票,尽管EMH认为这是徒劳的;企业管理层总是试图将利空消息隐藏在脚注里,而监管当局则尽量消除这些做法,尽管EMH认为不管信息以何种方式呈报,都会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因此,实务界和监管当局似乎并不相信该假说。即使在学术界,EMH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证证据的挑战。但因为没有人提出一种替代的假说来解释市场为何会失效以及如何失效,一些学者(…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鑫成 《会计之友》2008,(29):39-40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已成为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美国的发展沿革,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为,满足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职业界引入该计量属性的动因,而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以及会计、财务与估价等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则是公允价值得到实际运用的客观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