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前3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趋势,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持续探底,但在消费持续逆势上扬、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增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市场情绪渐趋平稳带来的外需稳定等因素的作用下,9月出现触底反弹,并在存货周期逆转、消费持续增长、外需小幅回升、投资持续加强等因素的作用下,有可能出现2012年前3个季度回落超预期、第  相似文献   
2.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必须在全面推进改革与调整的同时,加大底线管理的力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2014至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该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拉开序幕的一年,也是中国宏观经济沿着新常态轨迹持续发展的一年。一方面,GDP增速等宏观参数在外需疲软、内需持续回落、房地产周期性调整等力量的作用下持续回落;另一方面,经济结构在消费升级、不平衡逆转以及政策  相似文献   
3.
闫衍 《开发研究》1994,(4):57-58
不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甘肃小城镇发展为例闫衍一、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和特征1.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类型不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总体上可归结为如下几类:(1)农贸市场型。主要是以农副土特产品的市场交换为契机而逐步形成比较大的集镇,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  相似文献   
4.
2014年将是近20年来政治、社会、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政策再定位与政策转型之间冲突最为强烈的一年。这也决定了2014年宏观经济具有“底部修复”的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由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金融领域的第一部大法。共分8章51条,分别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组织结构、人民币、业务、金融监督管理、财务会计、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地位,即是保障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从而为通货稳定提供了保障条件。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中央银行相应的独立性,这为中央银行独立地执行货币政策提供了法律保证。《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  相似文献   
7.
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管控后,本轮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常态化扩展三个不同阶段,而且在阶段转换上也可能会遭遇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恢复性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本文对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对复苏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研判,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结构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闫衍 《中国金融》2015,(5):32-33
丝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全球化趋势和各国共同合作的愿望,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古代丝路经济还是新丝路经济,其发展离不开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分工合作,而信用和货币是支撑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将更多依赖金融这一载体进行。  相似文献   
10.
2022年是中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抵御超预期冲击的一年。一方面,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相关产业持续向好以及贸易顺差保持高位,为宏观经济企稳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大范围暴发、俄乌冲突扰动世界能源市场、高温干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消费不足、信心减弱使得经济只实现了弱企稳,负向产出缺口持续,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红利窗口期,“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期,同时也是国际、国内发展动力结构性加速调整期,新发展格局进入加速落地期。一方面,“三重压力”,尤其是需求收缩问题在2023年将有所延续;另一方面,在疫情因素减弱、消费活力逐步恢复和系统性政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将得以全面修复,实现整体向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进一步稳定消费并构建与新发展格局激励相容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仍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