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靖易  陈强强 《发展》2008,(5):40-41
一、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特点(一)农村居民消费活动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农村居民的消费活动往往与生产活动有关,当生产和生活支出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生产性支出,以保持再生产的继续。在生产陛支出中不仅购买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常用的生产资料,还购置一些大中型农用机具,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入更深一步的改革当中,在这一重要时期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有待于改进的三个方面,然后针对各个方面讨论了营销战略创新的具体方法.旨在为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小刚  李国顺  陈强强 《发展》2007,(4):106-107
分析了甘肃省陇西县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切实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在确保农村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的同时,积极实现教育经费向偏僻农村倾斜;加强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以推动农村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已步入后IT时代,它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新环境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后IT时代的特点,以及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信息资源整合应用,最后论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中小企业应实施与后IT时代相适应的微创新、深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了农户参与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分析的7个基本假设,对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农户参与纵向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文章基于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农户的入户调查,运用判别分析法综合分析葡萄酒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农户选择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河西走廊产区酿酒葡萄种植户显著地偏好“口头协议”模式参与葡萄酒产业纵向协作,“市场交易”模式次之,“合同模式”偏好程度最低,其选择率分别为4045%、3315%和2640%。(2)农户选择产业纵向协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专用性投资是农户选择“市场交易”模式最重要影响因素。(3)“口头协议”与“书面合同”模式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监督管理对于双方协作非常必要。(4)“市场交易”和“口头协议”模式下的企业与农户普遍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农户”之间松散的组织关系,极易引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潜在“敲竹杠”风险,农户选择“书面合同”模式动力不足。[结论]位于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高价值区的企业,如何技术性的处理利益分配对双方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研究利益联盟网络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与新方法。该文应用行动者网络理论,以甘肃省葡萄酒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在概述葡萄酒产业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确定了葡萄酒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各异质性行动主体,全面剖析了各行动主体的强制通行点,构建了葡萄酒产业链整合的行动者网络,并对网络运行中行动者的转译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葡萄酒产业链整合的过程是内生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相互交织构成异质行动者网络的组构过程。行动者的转译是建构葡萄酒产业链整合的行动者网络的微观机理。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因各行动主体自身能力与利益的差异性以及满足自身利益的各种约束,彼此之间存在着诸多异议,导致主体之间的对等性正在削减,尤其是作为有力行动者的企业在对农户实现有效“取代”的同时,加速了农户的“边缘化”。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葡萄酒产业链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区情为基础,提出了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评价的框架,选择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并以甘肃黑河流域的张掖市为例,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效益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显著,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与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多数从中国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能源价格等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林伯强应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能源需求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能源需求的决定因素,得出能源总消费、GDP、能源价格及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路正南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关性。但是对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多变量分析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拟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甘肃省1985~2007年能源消费和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9.
西藏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与尼泊尔开展科技合作具有重大的社会发展意义和现实意义。双方的科技合作不仅能提高西藏的科技创新水平,而且势必推动西藏由传统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和为西藏融入“一带一路”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西藏面临多种挑战,尤其是科技合作领域不宽和合作双方薄弱的科技实力。要抓住机遇和积极应对挑战,西藏切实实施可行的对策,包括:变革科技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合作能力;坚持“双向融入”策略,善用中央政府及其他省份科技资源;加强特色科技合作,重视民生科技合作!转变科技资金投入模式,扩宽科技融资渠道;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人才本土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的发展动向评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简要分析、论述当前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础上,引入虚拟水概念。回顾了虚拟水发展历程,实证评述了国内外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典型案例;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中国实施虚拟水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最后依据全球虚拟水贸易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