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7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土地储备与城市土地市场运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市场力量薄弱是最基本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失灵甚于市场失灵。土地储备制度是促进土地市场正常发育,并能克服市场失灵的有效制度供给。通过土地储备制度,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强化土地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促进旧城改造与显化城市土地资产价值。文章就功能定位、储备量、资金来源等土地储备运作的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地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互斥性矩阵分类,将宿迁市区分为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和农用地重点保障区域等6种类型区.研究结论:基于宜农和宜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对区域土地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由适宜性分区得到的类型区,从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到农地保护重点区域,分区引导方向由建设用地开发向农用地保护转移.  相似文献   
3.
两岸经济成长阶段农地非农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土地利用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经济成长阶段农地非农化现象、趋势、原因.研究显示在经济的成长阶段,两岸的农地非农化率随经济的发展呈现一定的周期变化;未来两岸农地非农化都有加速的趋势,但原因不一样;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的农地承担着更重的就业压力,如何协调经济快速增长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今后大陆土地利用政策研究的重点问题.大陆农地非农化高昂的社会成本,无疑增加了这一问题解决的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外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到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党的十九大认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主体功能区战略地位,主体功能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制度、重要战略。主体功能区划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政策与行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市场制度变迁及演化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的制度变迁,揭示土地制度的演化方向。研究方法:蛛网模型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重心从收益、产权制度向价格、公共平台和秩序制度转换。研究结论:未来制度完善的主要方向是土地市场交易秩序的完善、公共平台的架构以及将产权基础、交易规则等既有的制度应用到农村土地市场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农业综合开发和耕地保护的概念,论述了农业综合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及农业综合开发对耕地保护的作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江阴市周庄镇为例,分析了周庄镇土地资源保护的途径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进行常熟市建设适宜性分区,为不同区域选择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土地整理的因地适宜性与可行性。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空间叠合分析方法,耦合适宜性分区与现状宅基地,从而进行整理模式的选择。研究结果:基于建设适宜性分区,对区域适宜的农村宅基地整理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常熟市17.0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城乡一体化整理模式整理为城镇用地;62.9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村内合建模式,提高用地集约程度;85.1 km2的农村宅基地适宜通过迁村并居整理模式,以增加不宜建设区域的耕地数量,增加集中连片保护的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基于适宜性分区选择整理模式,从定量的研究角度为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