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柱 《现代商业》2012,(6):16-17
七集配中心是发达国家典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集配中心和连锁超市”合作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农超对接”模式。El本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集配中心,成为批发市场外流通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通过介绍日本集配中心的组织形态及特点,着重分析其功能和作用,为我国蔬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对监管制度的强化与社会经济影响的扩大,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概述了国外较为成熟的食品安全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发展过程,并对其研究动态进行了述评,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3.
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制品是居民重要的消费品之一,因而乳制品行业也是对信息非常敏感的行业。近年来,由个别企业引发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对整个行业的不利影响至今仍未消除,导致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企业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迫在眉睫。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解决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完善乳制品行业经营模式和行业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规范经营者行为。  相似文献   
4.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是现有制度、技术、市场等约束的必然选择,公司与牧户缔结联盟是目前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产业化联盟能够克服不完全市场竞争、节约交易费用和合理分配利益成果以及促进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对西乌珠穆沁旗羊肉产业化联盟的实际调查表明,公司和牧户联盟在竞争结构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改善和优化才能促进草原畜牧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牧区不断涌现的牧民专业合作,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区特色,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组织,逐渐成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趋势性潮流。在此分析了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运行机制以及共同化职能,对牧区专业合作社今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由于长时间片面重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领域,轻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导致了农产品供求不平衡、市场建设滞后、流通不畅、价格波动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文章对战后日本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流通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发现,其高效运作与合理化编制主要取决于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的法规体系.基于此,文章提出,为完善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应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着力优化产业组织形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编制农产品流通体系,衔接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流通.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创建条件及制约因素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也可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农业经济商品化发展中,农民自愿参加并建立,服务于农民自身的自助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费用、抬高谈判地位、有效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上都愈发显现了积极作用,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选择。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韩柱 《现代经济信息》2012,(17):196-198
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牧区工作做出重要决策和部署,并加大了支持力度。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牧区生态建设大规模展开,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牧区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草原畜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生态环境保护与牧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滞后等问题。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建立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是实现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牧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揭示牧区经济滞后根源和导致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滞后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并提出了保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