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历史上劳动力曾在生产要素中居第一位。但在农业、工业社会,先后让位于土地、资本,成为土地、资本的附庸。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掌握并会运用知识的劳动力地位在迅速上升。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此极不适应,难以完成新时代赋予的任务。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与知识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教育体制的变化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总格局中相对滞后,目前实行的“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大政策在现实中遇到了许多麻烦,并引发了腐败和低效率,对我国加入WTO的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外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已到了必须坚决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随着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日趋优化,但仍存在着服务开支比重过低,精神消费没有成为新的热点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有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心理日趣成熟等有利条件,也有收入增长放缓、收入差距拉大等不利条件。因此,应从我省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省优势,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价格总水平波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有不同之处。第三产业在河南经济中比重较小,影响了GDP地增速;第二产业水平较低,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存条件,第一产业水平较低,导致河南经济在价格波动中遭受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马飞峰 《物流技术》2015,(2):146-148,154
从实际需求出发,对安钢物流汽车衡计量系统现场充分调研,通过对原有汽车衡计量流程的改进和对新技术设备的应用,基于RFID红外自动识别技术,并与ID卡、IC卡、信息化、智能计量软件等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手工计量模式,成功地实现了自动识别、自动计量,设计了完善的智能物流计量系统。最后对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系统进一步扩展和优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学年制、学分制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各有优缺点。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学年制存在的基础在削弱,学分制应运而生。但在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中,要理性地选择,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两种教学管理制度的优越性,由学年学分制入手,宣传学分制的理念,同时进行教学、学生、收费、后勤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并逐步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加快对教师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于二、三产业还比较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当前政府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速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其中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是重要突破口。我国在20世纪末就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然而经历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十分低下,没有取得应有的发展成绩,依然面临着机制制约、科技落后、企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等系列问题。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与长久以来的小规模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地方出现的农业企业由于孤立发展也难以对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大环境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只有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引导,建立农业产业化集群,促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制度的优化是当前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全球化亦称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于经济全球化,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义,在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的一份报告中,把经济全球化定义为: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应依赖性增强。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重要组织。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国际市场,开始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正确认识我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使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采取正确的策略,少走弯路,少受损失,需要对全球化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