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0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015篇
工业经济   492篇
计划管理   1601篇
经济学   1542篇
综合类   706篇
运输经济   61篇
旅游经济   57篇
贸易经济   836篇
农业经济   474篇
经济概况   101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2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814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510篇
  2005年   527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performance of service industries in Canada has been lower than that of good industries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with noticeable exceptions such as for railways and telecommunication carriers. Service industries were less economically (and technically) efficient in that they generated less output value (quantity) per hour worked (level and growth) or per combined unit of labour and capital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than good industries. The relative output price of services declined slightly over time compared with goods. At the disaggregated level, changing relative output prices were substantial and prove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explaining the relative satisfactory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any service industries despite their low technical performance. Nevertheless, the output share of service industries increased over that period, sustained, mainly, by the growing recourse of all firms to outsourcing of services.  相似文献   
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stract    Business groups are the primary form of managing large business organizations outside North America. 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and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business groups. We argue that exist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business groups pay attention to four critical external contexts, each of which draws from a specific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market conditions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social relationships (relational perspective), political factors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and external monitoring mechanisms (agency theory). Business groups adapt to these external forces by deploying various internal mechanisms along two key dimensions: one focuses on the distinctive roles of the group affiliates (horizontal connectedness) and the other focuses on coupling and order between the parent firm and its affiliates (vertical linkages). Based on these two dimensions, a typology of business group forms is developed: network (N-form), club (C-form), holding (H-form), and multidivisional (M-form). Utilizing this model we provide research questions which facilitate an improved future research agenda.  相似文献   
3.
南宁遭受50年一遇的长期阴冷型天气,使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多种植物种类(品种)遭受寒(冻)害,本文重点调查收集了龙舌兰麻、棕榈类植物、热带亚热带果树、园林绿化乔灌木等植物受害情况,并提出寒害植株的处理措施,为今后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提供宝贵资料,并对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In this paper, we follow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roposed by Djankov et al. (2003)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resolving business disputes and its impa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Using a surve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we first construct an index to quantify the power of the state vis-à-vis the market in resolving business disputes, and then find that enterprises located in regions where the government has a greater relative power enjoy better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gulatory state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5.
尽管我国全面启动资源枯竭城市经济激进转型的号角即将吹响,但有关转型长效机制的研究才刚起步.本文基于中央政府全面部署转型工作的视角,首先全面分析了衰退资源城市经济激进转型面临的根本困难,认为中央政府有责任为此买单,并探讨了此类转型的长效机制--资源开发历史补偿机制,进而系统归纳了经济激进转型的主要成本构成,最后探讨了实施经济激进转型的战略部署问题,认为应以中央政府为主并上下结合,共同推动该项工作在"十一五"末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整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化加大,社会流动加速,社会冲突加剧,城市法治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诸如执法依据不统一,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治安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等  相似文献   
7.
专科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机影响外语学习效率与成功的重要因素,我校01级英语专业学生具有混合但以工具型为主的英语学习动机,最大的兴趣是使用英语从事商贸、旅游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造力成分等多维理论,构建以团队反馈寻求行为为中介变量,团队凝聚力为调节变量的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期深入解释创新团队成就目标导向如何影响其团队科学创造力。基于129个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学习目标导向和团队表现目标导向分别与团队科学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关系;团队反馈寻求行为在团队成就目标导向与团队科学创造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凝聚力负向调节团队反馈寻求行为与团队科学创造力间的关系,并弱化了团队成就目标导向通过团队反馈寻求行为对团队科学创造力的间接影响。结论对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科学创造力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外直接投资(OFDI)形成的逆向技术溢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路径。以30个省份为样本地区、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样本东道国,采用2008—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并从技术差距、技术差异和技术吸收能力角度探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和异质性表现,结果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地区制造业GTFP(包括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提升;相比对自然资源充裕型东道国OFDI,对技术充裕型东道国OFDI能够产生更强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对市场充裕型东道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与地区制造业GTFP负相关;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依次增强的趋势,表明技术差距的缩小会减弱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高新技术行业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而传统行业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表明技术差异的扩大会增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地区研发强度和创新能力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本地技术吸收能力增强可以强化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国际投资策略以更好地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美科技银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演变、外部环境、运营机制等方面对中美科技银行进行了系统比较,为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①发达的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市场和宽松的监管环境为美国科技银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滞后或不足,是制约科技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②美国科技银行在商业模式、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为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科技银行则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还没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最后,从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优化内部运营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发展中国科技银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