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产权改革的成败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的关键。贯穿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的主线就是产权分化,但企业内部却由于产权分化而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问题,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并政企关系的神经,从而成为经济改革的深层问题,也成为改革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一难题,理论界有一种倾向,试图用“CEO”这一西方模式的“他山之石”来解决国企治理结构问题,认为国企采用这一模式可以有效的启动激励机制,强化管理,从而既可以克服政府对企业的制时,又能有效遏制国有资产的流,杜绝腐败现象,提高国企经营效率,可谓一举多得。是不是果真有效?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2.
3.
产权改革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产权改革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可以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企业分离,二是两权分开,政企业分离是基础,在过去近20年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告一段落,但两权分开却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其最为困难的问题是两权如何分开,采用怎私样的模式分开,同时保证在分开时,能保证企业有效经营,提高竞争力,保全投资利益。就此问题,国内理论界似乎更热衷于借用欧美流行的且较为成功的“CEO”模式,这一模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我们必须加以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严建生 《武汉金融》2001,(7):64-64,28
实行完全脱离政府的政企分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是通过把国企量化给个人来实现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空动摇,国有经济既是全民所有就应采取最简捷的实现全民所有的管理体制, 通过全民委托政府再由政府逐级委托的这种委托关系,委托链条复杂,而且还出现了委托过程的层层权力截留,这势必最终影响到经营权。因为经营权是所有权内部各种权能的有机组合权(作者在《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第4期《再论国企改期中的所有机与管理权》一文有详细论述)。因此,委托链条越长,最后到企业的经营权就越少,而且企业受制约的机构也就越多。按一般管理学原理在任何组织系统的设计中应本着管理链最短原则进行选择,因此理想的国企管理体制应本着这样的思路进行设想:以政企分离为前提,以最直接反映民意愿,减少委托链,企业独立经营为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