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0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特区企业产品的外销与内销的关系纵观亚洲主要经济性特区,多在六、七十年代的蓬勃兴起。从国际环境来考察,是由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繁荣、稳定发展,以及这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其产业结构正转向新兴的、高精尖的科技产业发展,而把一些劳动密集的行业转向生产力水平低、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降低其产品成本,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自身经济发展要求来考察,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以后。在经济、技术上尚落后,也在寻找自身工业化的路子。而当时的国际环境,为发展中国家从“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正> 多少年来,尽管国际风云变幻、政局动荡,但由于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粤港澳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联系从未间断。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地区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使其经济技术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种经济合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贸易额剧增,贸易结构从垂直分工转向水平分工,贸易形式从单向变为双向的唇齿相依的关系;(2)港澳资金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3)利用港澳自由港地位和港澳商人的销售渠道,拓展对外贸易;(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和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形成提供前导。随着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客观上要求粤港澳地区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就广东而言,更有必要在深化改革、继续开放中,千方百计优化投资环境,善于利用港澳自由港的地位,拓展国际贸易,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成型。据此,从理论上研究并认识粤港澳地区经济合作的未来前景,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  相似文献   
3.
1975年初,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明确提出要扩大进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邓小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深圳经济的腾飞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事实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无庸置疑,外引内联是深圳腾飞的刚劲两翼。然而,外引和内联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的步调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突出反映在内联经济仍然仅是限于横向经济联合的旧框架,而没有扩展到宏大的坐标系。如何使内联与外引协调一致,特别是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大潮中,使深圳立于潮头和继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这是构想90年代深圳内联经济发展战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特区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主要任务笔者认为,目前深圳特区经济体制必须围绕下列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第一、要建立国家对特区的宏观控制和特区自我控制体系。特区是全国的特区,是社会主义统一经济的组成部分,它必须接受全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宏观间接控制和指导,以便使特区经济的发展与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同时,特区又是具有特殊生产关系的部分,必须建立自我控制的供需平衡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比例,以保证其自身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这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特区更好地发挥“四个窗口”、“两个扇面”的战略功能作用,全国支援特区建设,特区为全国服务。第二、正确处理加强宏观间接控制与搞活微观经济的关系。特区的企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国许多著名经济研学家,对1995年宏观经济调控作了许多深入的分析,对1996年中国经所的发展提出若干卓有见识的观点,本文加以归纳和综合,以飨读者。一、对1995年宏观调控的评价和1996年宏观预测  相似文献   
7.
《特区经济》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呼唤而出的一份富有生机活力的刊物.它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佳声 《特区经济》1998,(10):26-27
<正> 邓小平建设特区的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赋予时代的特色。 (一)举办经济特区的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国家兴办经济特区是件前人未干过的新生事物。举办经济特区有否理论依据?是否“离经叛道”?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全国性大讨论后,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带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察团,赴港考察房地产业,从马克思的“级差理论”受到启发,曾提出“可考虑在深圳划出一块地方,对人员往来实行特别的管理,那么深圳的‘级差地租理论’就会大大提高。不说别的,只说建房卖给香港人住,我们就可得到一种特别利益”,“增加级差地租的收入,自然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这些见解,虽未提出办特区的构想,但已闪耀出“办特区”的思想光辉。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率先组织广东理论界翻阅了许多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日益国际化的思想外,最引人注目和兴趣的是列宁在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苏联“新技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后的两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在香港顺利地实施,为实现两岸未来的统一展示了蓝图.如何抓住香港回归这个历史性契机,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的良性互动,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乃中华民族之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经济特区体制改革现状     16年来,深圳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基本框架。目前,深圳经济体制转轨的实际状况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