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老年人再就业有助于发挥老年人口红利。本文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的使用促进了城镇老年人再就业,并且经过替换模型、替换指标和替换数据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均成立。本文进一步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处理效应模型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保持一致。机制分析表明,使用互联网可以通过提高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等人力资本水平、社会网络等社会资本水平,以及拓宽信息渠道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子女数量较多、家庭总收入较低和没有养老金的城镇老年人群体表现出更积极的影响。此外,受到不同的互联网设备和其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同的影响,互联网使用对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本文建议着力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积极推进互联网的使用,提高再就业,充分发挥老年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2.
跌倒是我国老年人健康面临的重要威胁,但国内学界、老年人群及照护群体并未对老年人跌倒问题的重要程度形成充分认识。本文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三期面板数据,首次针对跌倒老年人所受的健康冲击做出经济学视角下的整体分析。在运用Lewbel IV方法克服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较系统地厘清了跌倒对老年人多维度健康指标的因果效应,首次考察了负面冲击的持续性,进行了成本测算,并发现跌倒对健康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存在城乡和性别异质性。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老年人跌倒问题的理解,为从政策实践上预防老年跌倒、完善我国长期照护体系提供有效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外资本市场研究表明,券商参与股权投资业务会降低所承销企业IPO发行时的盈余管理程度。我国于2019年开设了科创板,并创新性地要求保荐券商必须参与IPO战略配售以落实保荐机构的监督责任。基于此制度背景,本文以2019-2021年科创板进行IPO的企业样本来考察券商跟投与所承销企业盈余管理程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券商所承担的跟投金额越高或收益风险越高时,其所承销的IPO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研究表明:在科创板跟投制度下,券商因跟投而承受的经济成本使得券商更有动机去抑制企业在IPO时的向上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且这一影响在低声誉券商和低声誉审计师以及与保荐券商距离较远的企业上更显著,说明该制度对于当前我国不够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是一种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评估老年优待型公共服务供给对老年人消费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老年优待型公共服务对老年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老年优待型公共服务通过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健康预期、降低抑郁风险、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社会互动,激发了老年消费潜力;老年优待型公共服务对老年人消费的促进效应在不同人群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以及手动收集的老年优待政策数据,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老年优待政策对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老年优待政策通过经济效应、服务效应、认同效应及社会互动效应等多维途径,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健康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和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群体可获得更大程度的健康效益,表明老年优待政策具有促进健康均等化的潜力。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高的城市,老年优待政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更为突出,这进一步强调了充足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对社会保障政策有效性和精准性的重要性。文章还分析了地方性老年优待政策的实施情况,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户籍限制,但即使对外地户籍老人,老年优待政策也呈现出显著的身心健康改善效果,这可能与良好的本地社会氛围和丰富的社会互动机会有关。文章结论为决策层面完善现行老年优待政策提供了有力证据支持,从差异化服务供给、改善区域间公平性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内旅游消费发展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循环等战略紧密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优化有助于旅游消费群体突破其在时间、收入和健康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文章以最具代表性的高铁建设为例,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从中老年人高铁出行视角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中老年群体旅游消费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中老年家庭旅游消费,并显著提高了其旅游消费倾向,较大程度上刺激和释放了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规模相对落后地区的家庭旅游消费提升效果更好,农村、中西部、空巢两人和带孩子的中老年群体旅游消费增长更明显。微观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能有效缓解中老年人因时间、收入与健康而限制出游的制约。本研究为发挥好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旅游经济带来的拉动效应,推动中老年旅游消费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