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7年12月14—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厦门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山大学历史系、东北师大明清史研究所、广东经济史学会、深圳市社联、深圳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暨全国第四届清史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市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外学者共192人,提交论文129篇,其中外国及港澳地区学者的论文47篇。大会由组织委员会主任傅衣凌(厦门大学)致开幕词,韦庆远(中国人民大学)、李侃(中华书局)、章开源(华中师大)、滨岛敦俊(日本大阪大学)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大学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讲了话。开幕式之后,采取分组报告和评议论文的方式,使全体代表都能各抒己见,畅所欲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巴县历史档案,是我国现存历时最久、内容最丰富的地方政府档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已有一些学者利用这批档案,写出了不少有关中国近代史和四川地方史的学术论文,并先后编辑出版了《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等专题资料集。近年来,四川省档案局和四川大学历史系道力合作,对巴县档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整理,编成了篇幅达上百万字的《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最近已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3.
从《卖田说》看清代的土地集中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土地占有形态,究竟是趋于分散,还是趋于集中?论者往往各持一端,颇多歧异。笔者近读清人李调元的《卖田说》,于此略有心得,试作浅析,求正于方家。 李调元,四川罗江县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卖田说》一文,约作于嘉庆初年,记述了作者乡居时与佃户的一席谈,是一篇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调查访问记。 清代中叶,四川民间的土地买卖十分盛行,大量的中小业主失去土地,沦为佃农。面对“俗多卖己之田,而以其资佃人之田”的社会现象,作者感到大惑不解:“盖买田则田为己有,已为政,永久付之子孙;佃田则田为人有,人为政,予夺听之业主。然则人何乐乎卖己田,而佃人之田哉?”作者以此询之于佃户王泽润,王氏则现身说法,介绍了自己沦为佃农的经过。其略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