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对岩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系统研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了解决方案。系统的建成实现了对岩心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快速检索、更新与分析,达到了利用计算机对矿区岩心库进行统一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各国政府部门、各经济组织和企业界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制度当中的核心环节:独立董事治理。由于特殊的经济环境,内部人控制公司并利用手中的控制权通过向关联公司转移利润、资产或者通过隧道效应侵害广大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丑闻频频出现。因此,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任务艰巨又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是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环节之一,而轻工制造业又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休戚相关。所以本文针对轻工制造业对独立董事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政府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效应;独立董事年龄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具有会计专业知识背景的独立董事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影响;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与企业的绩效呈正向相关;独立董事的银行背景对样本公司经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独立董事接受教育的程度与企业业绩没有显著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相关性;来自高校的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与样本公司经营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粮食价差的客观存在对我国粮食贸易、进而对粮食供求平衡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外粮食价差出发,充分考虑粮食进口贸易双向传导链条,透过价差逐利产生的"价差性进口过剩"对粮食供需平衡目的的偏差现象及其本质的揭示,深入探讨国内外粮食价差对我国粮食供需差额的影响机制及其内在逻辑这一新的理论课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差对我国粮食供需差额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根据实证的分析及其结论,我国粮食除了大豆以外都较大程度地受到进口贸易传导机制的影响。鉴于此,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本文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5.
研究燃油期货市场成交量、持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有利于降低燃油期货市场风险。建立EGARCH-t模型,分别考察成交量、持仓量以及同进考察成交量与持仓量对我国燃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分别考察成交量和持仓量时,当期成交量对价格波动方差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滞后成交量与持仓量对价格波动方差都没有很显著的影响。在同时考察成交量和持仓量对价格波动方差的影响时,有A〈B(若当日成交量和持仓量同时增加,则令当日价格波动幅度大小为A;若当日成交量减少(或不变),则令当日价格波动幅度大小为B)成立。同时,燃油期货市场的滞后成交量和持仓量对价格波动方差的影响不明显,说明我国燃油期货市场运行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而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成本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剩余损失”中的风险成本与激励成本所构成的代理成本,在传统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扩张,深入研究委托代理理论中的代理成本控制。企业的代理成本,不仅受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的影响,还将会受到其他与产出有关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入其他与产出有关的因素将会增加激励性,减少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扩展的RBC模型,分析创新、产能变动等对中国经济周期运行和部分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解释82.51%的产出波动、89.00%的投资波动、67.52%的资本存量波动和65.41%的消费波动,总体解释力较好;创新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虽然创新会产生滞后的市场性产能过剩,但会随着新一轮创新自行化解;政策性补贴却加重了非市场性产能过剩的产生,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这类产能过剩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量化创新系统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VAR模型参数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质量受到前两期自身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上一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影响;从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制度的灵活性可消除落后制度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制度的好坏也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现阶段虽然科技创新对经济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但科技创新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受自身影响较大,受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制度创新受到本身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完善且灵活的制度安排会为科技创新的提升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文章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在“双循环”视阈下,“一带一路”倡议在衔接国内国际技术链条中扮演重要接口角色,以“创新之路”建设引领国家技术创新效能提升。本文勾勒了“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技术创新间的关系演进轨迹及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现实困境,并在“双循环”视阈下厘清了不同维度倡议对国家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历经从外源技术吸收向内源技术突破的关系转化,但存在知识技术资金“三链”不协调、供给需求环节不衔接、国内国际市场不平衡、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驱动系统尚未健全四重困境。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倡议通过创新要素活力释放机制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疏解创新困境,并形成培育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借助“双循环”的东风,通过生产要素、经济环节、双重市场的联动与协同,健全“三维一体”的系统创新机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共建,疏通阻碍国民经济循环的“卡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